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锦集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深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细节和关键词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重点

  配乐朗读、默读课文,品味细节和关键词句。

课前准备

学生

  预习读一读,写一写。搜集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准备与同学交流。想一想自己过年的故事和体会,讲给同学听。查阅有关琦君的生平,课外阅读她的作品《琦君说童年》。

教师

  准备思乡的音乐。准备古今中外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的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

  《春酒》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课文中的细节写得很有情趣,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文中的人情民风之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1.导入建议

  学生谈自己过年的故事、感受,或说一说当地有哪些民风民俗;或教师谈自己小时候在家乡过年的故事

2.导语示例

  青岛的啤酒不仅是青岛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每年的青岛啤酒节都迎来许多国内外的客人,这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民风民俗。每逢过节,人们也都要喝啤酒以示庆祝。好多离乡在外的青岛人总是忘不了啤酒的滋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今天学习《春酒》一文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启迪。

3.教师投影学习目标和字词

  学生自查读一读,写一写,根据查找的资料交流琦君的事迹。教师或学生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问题。

4.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

  a.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的哪几件事?表达怎样的感情?

  b.课文题目是春酒,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5.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在故乡过新年、吃春酒、吃会酒的几件事,表达作者对故乡民风、人情的赞美。就像琦君曾说过的一样: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渗透在本文的字里行间。

6.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

  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旨。

研读赏析

1.教师引导学生精读课文

  优美的散文,常常是精巧构思的结果。本文围绕思乡的主旨,穿插了许多有家乡味道的细节、关键词语,使文中几个人物生动形象,尤其是对母亲的描写极为传神。

2.教师投影出示思考题

  请同学们朗读或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有情趣的细节或词语,与同学们合作交流,以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学生阅读,小组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

  精读文章,才能品味出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对童年、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才能提升自己的美好的生活情趣。

4.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

  通过对细节和词语的品味,加深对文中作者情感和课文主旨的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思考,提高阅读的质量。

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

  古往今来,有很多的文人墨客写过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你读过这些作品吗?把课前准备的文学作品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看谁积累的资料多,交流得好。

  (学生小组交流,推举1~2名班级交流。学生可以吟颂诗歌,也可以以唱诗的形式)

2.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积累知识,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3.延伸练习

  把与同学交流的作品摘抄到练笔本上,并试着仿写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2、引导学生认识“础、虐、毅、擒、妄、伐、缅”7个字。

  积累“奠基、暴虐、惨烈、讨伐、丰功伟绩”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为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丰功伟绩。

教学准备:

  课前引导学生查找关于黄帝的生平资料以及相关神话小故事,作为拓展性学习的阅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在远古时代,有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为了天下安定,黄帝携炎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这场大战杀得天昏地暗,异常惨烈,最终黄帝胜利,成为天下的共主。作为中华儿女,作为炎黄子孙,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

  2、考查生预习效果

  1)出示一组词语,请同学认读

  A组,基础、暴虐、毅然、妄动、擒获讨伐、缅怀

  B组,异常聪慧,敦厚能干、聪明坚毅、人文始祖、丰功伟绩

  二、初读全文,感知内容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试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重要内容。

  1)中华文明创始奠基

  2)姓氏称号

  3)大战蚩尤被称黄帝

  4)壮大力量文化摇篮

  5)人文始祖公祭缅怀

  2、交流讨论,理清脉络。

  1)这篇课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黄帝的?

  一、1)历史地位二、2)姓氏称号

  三、3、4)传奇经历四、5)陵墓庙宇

  ※(引导学生理清脉络的同时,要注意每部分的内在联系)。

  三、深入品读,感悟探究

  1、为什么说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学习提示:

  1)什么叫始祖?

  2)你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可先画下来,再细细感悟。

  要点:

  1)黄帝时代一系列的灿烂制作、发明、为古代中国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2)统一各部落,被拥戴为天子。

  3)壮大力量繁衍生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监。

  4)尧、舜、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他的后裔。

  5)带领中华民族从蛮荒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6)几千年来,被后人公认为“人文始祖”。

  2、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儿女都公认黄帝为“人文”始祖,你怎么理解这个“人文”?

  (提示:可联系全文内容,也可结合资料)

  要点:(最重要的是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贡献,使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带领人民告别蛮荒。)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师总结: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不会忘记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那个时代的灿烂发明和悠久文化,历经几千年,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折射着今天的中华儿女,让我们秉承祖先的聪慧与坚毅,为中华之腾飞而努力。

  2)出示黄帝陵图片,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作业:1、课后第二题,写在书上。

  2、根据课文内容搜集有关文字资料和图画照片,以小组为单位,办一期介绍黄帝或黄帝陵的小报。

  板书:

  黄帝

  人文始祖

  历史地位姓氏称号传奇经历陵墓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