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

时间:2021-08-31

2016年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范文

  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范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樊军,来自运城盐化中学。

  我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理想之花。

  我是教育战线上的普通一兵,用责任和担当谱写青春无悔。

  从教12年来,我以大学时的校训“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为职业信念,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工作标准,以给学生建造温馨、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为目标。

  用坚持和责任点燃孩子心中的一把火

  我们学校原来是盐化局子弟中学,2003年移交社会,属于市直高中,受运城市教育局直接管理和领导。在市区高中教育结构中,三驾马车为康中、运中、盐化中学。在生源质量上,我们学校明显比不过康中、运中,甚至不如我们很多的县级中学。

  很多学生在选择城区学校的时候,首先选择了康中、运中。选择我们学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认为是无可奈何才来的,所以,这一部分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失落的情绪,认为自己“不幸成为天涯沦落人”“虎落平阳”(学生的日记中所写)。

  城区学校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就是学校周围网吧林立。网吧问题现阶段已成为社会的一个顽疾,成为学校教育管理中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网络带来快捷方便、信息丰富的同时,也给自制力不强的青少年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沉迷进网络世界,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心里健康带来极大隐患、性格行为发生不可预知的转变,逐渐丧失学习动力和信心,整天沉浸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而难以自拔。

  城区的学生接触的事物多、脑子比较活、思想比较复杂,管理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

  我有个学生叫马丽君,初中毕业于市区一所私立初中,脑瓜子特别快,属于我前面所说的无可奈何来到我们学校的那一种,性情高傲、自由散漫、和班级学生合不到一块。开学一个月后,我发现这名学生上课昏昏沉沉,总是无精打采的。我就特别留意起来,经过调查,这个学生有时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入网吧,快上课才回来,隔三差五还有上通宵网的现象。

  和家长沟通,家长很无奈,说他们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爷爷奶奶也监管不住,在初中的时候,把家里的网线给断掉,你稍不留神,就溜出家门去上网,给的饭钱,宁肯饿着肚子,省下的钱全部上了网,向同学借钱上网,甚至有一次拿了家里的钱,在网吧呆了三天。在假期中已经都挨了好多次打了。学生家长最后给我说:“樊老师,我们不在娃跟前,也没啥文化,不懂得怎样教育,你多费心,就当你的娃,该嚷就嚷,该打就打,我们啥都不说。”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卖菜的、蒸馍的、经商的、当官的,那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上人,走到人前头呢。

  我找到这个学生和他谈心,孩子告诉我,高一这点知识根本不够他学,轻轻松松就会了。其他学生那么下苦,还不如我呢,跟他们在一块,真没劲。在网络上,我有很多好朋友,无话不谈、无话不说,网络的游戏带给他成功的成就感,谈起他的游戏装备、技能那是滔滔不绝,犹如黄河之水。

  我告诉孩子,成年人有时候都控制不住,在游戏里拔不出来,正值学习黄金阶段的学生,身体吃不消,耽误学习,就好比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手拿菜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相当的潇洒,但也相当的危险。父母辛辛苦苦在外打工,就是想给你创造比较好的环境,他们也不是没想过在你身边陪你,还不是想多挣点钱,况且,你来到盐化中学,虽然中考没拼过你的初中同学,但高中阶段谁能笑到最后还不知道,选择哪所学校并不重要,咱们学校管理严格、教师负责,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既来之,则安之。盐化学生每年考入重点院校的学生也多得是。当时这个学生好像听进了一点,行为稍微有所收敛。

  然而好景不长,有一次我晚上11点半到学校查宿舍,发现这个学生不在,我们学校生活老师每天晚上11点查宿舍,极有可能是生活老师查完后,这个学生溜出去了。我随后在学校附近的网吧找了一圈没找见。早上五点钟,我到学校,学生六点钟上早操,班主任要查人的,有些孩子五点多一些回到宿舍,早操时按时到操场,用这种方法蒙蔽班主任老师。我到宿舍,这个孩子的床位仍然空着,我就在学校门房等着,五点半,这个孩子晃晃悠悠地回到学校,满身烟味,眼睛充满血丝,脸上泛着油光,典型的上网后的表现。在办公室,还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任你怎么说,怎么讲道理,甚至吓唬,都不顶用。嚷得急了,还冷冷地说出一句:“你就不要管我”。我听后火冒三丈,想起了学生家长的话:“该嚷就嚷,该打就打”,顺手抄起桌上的课本砸了过去,没成想,这个学生楞气上来了,横眉瞪眼,嘴里还说,“打我,找校长告你去”。人都有喜怒哀乐,难免有烦躁的时候,血往头上涌,怒从胆边生,放出一句狠话,“我要再管你就不是人,你回教室去”。孩子摔门而去,坐在办公室,久久无语,我们当老师的到底图什么呢,管学生管出一肚子气来。静下心来想一想,老师的心和家长一样,孩子毕竟是孩子,你不管谁管,家长交给你,就是对你的信任,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将心比心,怎能不管。一个学生对班级来说是几十分之一 ,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则是百分之百,我们的良心和职责要求督促我们将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关心和爱护每一名内心渴求知识、期望进步的学生,让身后的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孩子可喜的变化。虽然说归说,引导工作不能放松。

  在一次学校突击检查中,这个学生被学校政教科抓住上通宵网,政教科通知班主任领人。电话中,已经听到科长语气很不好。走进政教科,科长对我说:“你这个学生不仅上网,还瞒报班级,态度强硬,顶撞老师,非得给个开出留校察看不可,通知家长领人。”,我一听,这个处分相当严重,弄不好,这个好苗子从此可能一蹶不振,不知要走什么样的弯路呢,我赶紧说:“这个学生虽然有不少的错误,但本质挺好的,开出留校察看处分太重了,我替他担保,他父母在外地打工,我就是他的监护人,再给孩子一次机会,也给我一次机会,是我当班主任的没管理好学生。”等科长怒气消了以后,我在协议书上签了字,为这个学生担保。领回孩子,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们默默无语。,随后,孩子在给我写的保证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老师,好长时间了,没人相信我能改掉身上的毛病,没人肯为我担保了,您相信我,为我做了担保,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自己。我一定能改掉自己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