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教师事迹材料(2)

时间:2021-08-31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当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激情后,能量被激发了出来。这个学生随后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端正了学习态度,逐渐和同学们融合到一起,主动为班级服务。我借助我们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王老师,一起做这个孩子的工作,从心理层面帮助他。和家长沟通,要求家长每星期至少打两次电话,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也让孩子享受到来自家的温暖,从情感层面感化他;让同宿舍的同学帮助和监督,从行为层面上尽可能的约束他。

  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这个学生最终考取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过年聚会的的时候,这个孩子也是喝了点酒,跑到我跟前,搂着我的肩膀,凑到耳边,悄悄跟我说:“老班,你当年不是说过,再管我,你不是人吗?”我笑着说:“是啊,不是人,那我就是神”。这个学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陶瓷羊,说:“老师,没有你的容忍和大度,没有你的信任和坚持,可能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会将自己放在什么位置,老师,这是我亲手做的陶瓷羊,送给您。”

  因为我就是属羊的,拿到这个充满学生感激之情的陶瓷羊,我感慨颇多,我们也曾年少过,也曾迷茫过,也曾叛逆过,也曾轻狂过。对待像当年我们一样爱犯错误的孩子,也需要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当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就会觉得这也许就应该是青春年少应该经历的过程。

  我们是这些学生学习和人生路上很关键的引导者,有人说过,人生路上,就那么关键的两三步,要走那几步。帮助他们走过青春的迷茫,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再多的辛苦,再多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当年的老师,也给过我们鼓励和包容,也在我们困惑的时候,给过我们指引和点化。

  走过方知师恩。

  在家的温暖中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

  用爱心构筑温馨的港湾。

  不同地方的学生汇集而来,组成一个大集体,这个集体就是我们共同的家。相逢是一种缘,缘分让我和我的学生走到一起,我会珍惜这样的一份师生情,这会成为我人生记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人生路上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有些事对成年人来说,很可能轻易做到的,对正值青春年少的学生来说,如何面对和跨越,更为至关重要。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一个叫王鹏池的学生,高三的下半学期,家中突遭变故,身体一向很好的父亲突然病故,家里也失去了顶梁柱,当学生的舅舅给我打电话后,我安排和他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陪着他回家,我开车将他送回家。送回家后看到的情景是:学生的母亲哭成个泪人,瘫坐在床上,一言不发。我知道此时说再多的话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我紧紧抓住他的胳膊,希望以此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不管发生了什么,除了家人在你身旁,还有你的老班,还有你的同学站在你的身后,我们都是你的家人,我们一起为你遮风挡雨,你不是一个人。

  回到学校,和班团干部碰了头,告诉了班级学生这个不幸的消息,班级的学生通过发短信的形式向王鹏池表达安慰和鼓励。人在年少时,面对无法预测的事情,需要我们去给他们力量和勇气,我给孩子的短信内容是:“你曾跟我说过,父亲最疼你,父亲给予你很高的期望,父亲在你的心中是一个坚强、有责任心的男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亲的离去,带给我们太多的遗憾和无奈,你还有母亲,从现在开始,你就要担当起男子汉的责任,你就是这个家的男人,父亲在天上也希望你坚强,好好学习,用知识去改变你的命运,就是对父亲最好的安慰。”

  随后,班级代课老师和学生纷纷慷慨解囊,当这份凝聚着师生情谊的爱心和同学们亲手做的卡片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从他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他对生活赐予的磨难的担当。

  晨练中,我们一起跑步,大喊激励口号;灯光下,我们一起研究高考训练题;凤凰谷上,我们一起攀登到顶峰的'开怀大笑;高考前夕,我们一起高唱的《兄弟》;高考后,我们彻夜长谈人生的理想和抱负。

  当太原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孩子第一时间打来电话:“老师,谢谢你的鼓励,谢谢你和全班所有同学给我的勇气和信心。”

  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找到家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是我班主任工作中所提倡的 ,我也一直这样坚持去做。

  从学生的错误中寻找班级管理的切入点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会遇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犯错,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学生犯错之后,除了应当受到必要的批评和惩罚外,还能不能找到班级管理和学生个人行为转变的突破口呢?

  有一次,下午活动时间后,按照我们学校学生进教室的时间,我发现班里有7名男同学没到,我就在楼道上等着,铃响之后,这7个学生手里提着食物、水,满头大汗地从楼梯上跑上来。我先让他们站在楼道上,这几个学生因为经过剧烈的,高强度的运动,汗水就顺着脸部不停地往下流,擦都擦不及。

  随后,我将这几名学生带到操场,我想,在去操场的路上,这几个学生心里应该是很忐忑的,他们心里可能一直在想着接下来可能将要面临一场暴风骤雨吧。来到操场,我先要求他们吃完饭、喝好水,休息了一会。做了一会带球练习,在室内篮球馆,进行定点投篮比赛,在罚球线上投十个球,看看能进多少。7个学生挨个投篮,也可能是紧张吧,只听篮板哐哐响,就是不进球。技术最好的队长,投进了3个球。看着学生着急忙慌的样子,我接过球,来,看我来投,10个球,我投进了6个。学生很惊讶,老师,你经常打球,我说,我不经常打,那你上学时候经常打,我说,我上学时,投过铅球,投篮,除了力量,平时的训练,投篮时,利用抛物线,很容易进的。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分组对抗,四对四打半场,和我一组的同学在我的组织和配合下,首先进入了20分。

  休息了一会,我趁热打铁,结合班级管理说开:年轻娃,精力旺盛,爱运动,是非常好的习惯。玩也要有个限度,1个小时的时间,你们饭顾不上吃,一下玩到快上课,踩着铃声往教室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