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我的老师》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魏巍《我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归纳整理文中的七件事,理清记叙的方法,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3、精读课文,品析文中的重点语句,感悟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

  4、结合重点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师生之爱,学习文章写法,歌颂师恩。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事件,品句子。

  【难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揣摩人物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让学生听后说出歌里颂扬的是什么人,歌颂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2、刚才体会了音乐家用歌声表达的对老师的赞美之情,接下来,我们体会一下作家用文字表达的对老师的真挚感情,一起来学习魏巍的《我的老师》。(板书题目)

  3、出示学习目标并齐读。

  4、了解作者(出示)

  5、预习检测:

  (1)出示练习,读准字音并组词:

  芸( )( ) 榆( )( ) 痣( )( )

  褪( )( ) 卜( )( ) 焚( )( )

  鸥( )( ) 殴( )( )

  (2)指名注音组词

  (3)齐读两遍巩固

  6、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令作家魏巍终身难忘的老师,她就是——她是男是女,为什么用了先生。(让学生明白:这里的先生是人们对德高望重、才学出众的女性的尊称,作者这样称呼蔡芸芝,正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

  二、读课文,知内容

  1、根据提纲读课文。

  (1)找出文所写的七件小事,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2)这几件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

  (3)结合课后练习三,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4)联系作者对蔡老师外貌、动作、行为的描写,从总体上说说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2、小组交流上述练习

  3、师生课堂交流

  三、理事件:

  分别找同学总结七件小事,找出在哪些段落,然后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事件。(随学生总结出示事件图片及字幕)(板书七件事名称)

  四、学详略:

  七件事的安排顺序,详略问题,贯穿线索。(引导学生通过找文中词语,整理出安排的顺序等)(板书安排顺序及详略等)

  五、品句子:

  出示课后题3的句子细细品读。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仔细品味,一是动词,二是贬义词褒用,三是第三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转换效果)

  六、析人物:

  联系作者对蔡芸芝老师的外貌、动作、行为的描写,从总体上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用文中的词语总结)。

  七、感真情:

  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师爱生、生爱师)

  课后小结

  课堂小结:

  1、从这堂课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蔡老师的一颗挚爱学生的美好心灵,体会到了作者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学到了要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也再一次的接受了“尊师”这一传统美德的熏陶。

  2、出示赞美老师的古诗文名句,齐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清】郑燮

  魏巍《我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篇5

  教学目标

  一、生词,词组。

  二、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同样的体验吗?你和你的老师是否共筑过一个“爱”的小屋。

  三、在和老师的相处中,你肯定有被老师误解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

教学重难点

  感悟文中7个小故事所表达的浓浓的师生情谊,体会叙事中融入的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内容呈现

  1.快速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教师配乐(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朗读课文,学生感受师生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作者的深情。

  (二)设置问题情境

  这篇文章以二颗纯真的童心回忆了自己的老师;情意真挚感人,请从中选择一个最让你感动的细节;加上你精彩的点评,并准备用深情的朗读打动别人。

  (三)交流对话

  1、教师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为多角度地突出老师的特点,作者选取了7个事例,请你找出来,并给每个事例加一个小标题。

  明确:①假打真爱。②教我们跳舞。③带我们观察蜜蜂。④教我们读诗。⑤对老师的依恋。⑥排解小纠纷。⑦梦里寻师。(让学生动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话题二:文章哪两件事写我对老师的思念,这对突出蔡老师的品质有什么作用?

  明确:一件事是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身边看她收拾东西,另一件事是假日里梦中寻师。我对老师的思念,突出了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

  话题三:在文中画出排解纠纷和梦里寻师的起因、经过、结果、议论抒情的句子。

  明确:让学生了解记叙的要素以及议论、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作用。

  话题四:联系作者对蔡老师的几件事的回忆,从总体上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蔡老师年轻、美丽、善良、温柔、亲切,热爱孩子,热爱生活,多才多艺,是一位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2.学生与教师对话

  话题:假如你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你将如何选材,你将如何理解、排解纠纷这件事“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明确:体会本文用一颗童心回忆往事,在叙事中融入了儿童纯真自然的感受,因而平凡的小事更具有感染力。

  3、学生与学生对话

  话题一:读者对作品的再创造,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请你从作者对蔡老师的深情回忆中,设计一下蔡老师的外部形象(长得什么样子,穿得什么衣服,说话时的声音、表情……)

  明确:这是对学生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对蔡老师言行举止的描写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

  话题二:文章说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轻轻一迎,这石板从何而来。

  明确:这是一个趣味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后明白,石板石笔是作者幼时的学习工具;因为那时贫穷。

  话题三:你能理解作者连她握铅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所表达的深情吗?

  明确: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感悟热爱依恋老师的深情,并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话题四:“梦里寻师”是怎么一回事,你能用深情的点评传达出作者的情意吗?

  明确:鲁迅有“梦里依稀慈母泪”的诗句,抒发母子情深。这里写师生情谊达到最高境界,有如母子骨肉之情,日思夜梦,感人至深(引导学生品析字里行间的深情,如这一部分中的“默默地”;两个“才”以及最后的感叹句和反问句所饱含的情感)。

  话题五:“可惜一词,感慨颇多,你能说出其中传达出的几种情意吗?

  明确:“可惜”一词,充满了不再和蔡老师朝夕相处的惋惜;“可惜”一词,充满与蔡老师分别的无限依恋;“可惜”一词,充满了与蔡老师相处的美好回忆…“可惜”一词,让开头结尾互相呼应;“可惜”一词,使爱老师的感情贯穿全文…(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感情的基础上,有感情地多角度表达)

  4.师生与作品对话

  话题一:文章选择的7件事,排列的顺序有什么讲究,你看出来了吗?

  明确:这七件事,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从平时到假期,按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全面展示了蔡老师对学生的美好心灵,更表现了学生对老师的爱。

  话题二:文章选择的7件事,有详有略,哪些详,哪些略,他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明确:文章前五件事略写,后两件事详写。前五个事例写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的真挚感情。后两个事例,写我对蔡老.师的依恋。后两个事例是在前两个事例的基础上写的,是爱戴、依恋蔡老师感情的加深。这样有详有略,既使文章疏密相间,更表现了师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四)链接生活

  链接一:你在学习生活中,有过同样的体验吗?你和你的老师是否共筑过一个“爱”的小屋。

  链接二:在和老师的相处中,你肯定有被老师误解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的。

  (五)阅读体验

  1.读了这篇文章,你对你的老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你从本文学习到了哪些写人的方法,对比自己的作文,看自己的习作有哪些不足。

  四、练习处理

  1.注意辨析下列各组字的音形义。

  即 弧 卷 密 既 孤 券 蜜

  2.课外阅读一篇写老师的文章。

  3.课外练笔,写一个和老师交往的感人细节。  魏巍《我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

  2、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

  3、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

重点:

  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

难点:

  引导学生在表现手法上富于创意,在创作中合理运用所收集的资料。

教法:

  认识、探究

学法:

  合作探究法、观察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评价建议:

  1、能否把我心中的老师表现清楚。

  2、能否突出主题,画面生动有趣。

  3、能否把握画面,并配合好相应的环境、背景。

  4、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

  二、发展阶段:

  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

  三、画面交流:

  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态。

  四、分析范画:

  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出自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五、布置作业:

  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六、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表现方法进行创作。

【魏巍《我的老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6篇)】相关文章:

1.《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2.《花的学校》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3.《花钟》优秀教学设计(精选3篇)

4.我的老师小学作文(精选3篇)

5.精选我的老师小学作文400字3篇

6.【精选】我的老师小学作文500字4篇

7.精选我的老师小学作文500字3篇

8.我的老师小学作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