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船政文化论文2500字

时间:2021-08-31

  福建船政学堂,中国近代第一所与国际接轨的、首创留学生教育制度的一所多元化高等院校,是中国近代科技和海军的摇篮,更是近代以福建为中心的中西文化交流的一面旗帜。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船政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从船政学堂透视近代福建对外的文化交流》

  1866 年6 月, 闽、浙总督左宗棠在上奏清廷《试造轮船先陈大概情形折》中, 建议在闽设局造船办学。7 月14 日, 同治皇帝准奏, 以“实系当今应办急务”令其办理。10 月, 他奏请江西巡抚沈葆桢总理船政。11 月又奏请开设求是堂艺局。12 月, 船政工程动工兴建, 并对外招生。1867 年1 月求是堂艺局正式开学, 校址暂设在福州城内定光寺( 又称白塔寺) 、仙塔街和城外亚伯尔顺洋房。同年6 月, 求是堂艺局迁至马尾新校舍, 即分为前后学堂。12月设立绘事院( 又称绘画学堂) 。1868 年2 月又创办管轮学堂( 后并入后学堂, 称驾驶管轮学堂) 和艺圃( 又称艺徒学堂, 后分为艺徒学堂和匠首学堂)。这些学堂就被统称为福建船政学堂。

  福建船政学堂作为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相当于后来的职业技术性高等教育专门学校或专科学校,是一般中国高等教育史所认可的。福建船政学堂是否为中国第一所高等院校,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暂且不作过多的解释。而作为中国近代的一所新式学校是从西方引进的,它的创办本身,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体现。

  福建船政学堂办学模式,最初的设计者是法人监督日意格。他采用法国体制,把船舶工程学校与海军合为一所学校,办成一所按学科分设专业与课程的近代高等学校。后学堂学制造,利用法国军港士官学校的科目编制而成,前学堂学驾驶,则采用当时英国海军的培养方法。各科目所用的教材,或原文,或译文,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早期的教习与工程师,除个别外,也都是由洋监督日意格从法、英两国物色聘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