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作文1500字(2)

时间:2021-08-31

教师节的作文1500字 篇3

  从小,我就对老师这一神圣的字眼有种莫名的敬畏甚至很轻易的就有了一种长大了以后做个好老师的向往。可是这样才是一个好老师的标准呢?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所经历的事情和累计经验的增多,,我对自己心中的好老师的理解也是不断的变化着的。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

  幼儿园时,我对好老师的看法非常简单:只希望老师能天天和我们一起玩,教我们唱歌,写字,在我们不高兴、哭闹时能哄我们开心。仅此而已。

  幼年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很快的小学生活就开始对我张开了它的怀抱。和幼儿园时大相径庭的老师的形象很快的修正了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样子。印象中的他们,一个个穿着深色的衣服,还戴着一副老花镜,这对我而言简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本以为小学时的老师应该比幼儿园时的老师更可爱,更漂亮,更有气质。随着时间的流逝,对老师们的理解的加深,我发现原来最可爱的人的名单上也有这些老师的名字。记得二年级时的一次秋游,我们一起野餐,充分享受自己动手的快乐。三年级时的一个周末,我们围在教室打扑克,老师那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和耐心的劝导,心里就有一股暖意在流动。四年级时,老师把我们组织起来,免费的为我们补习…… 这所有的所有,现在想来,犹历历在目。这时,我心中就有了这样一个公式:关心+理解+友谊=好老师。

  人总是要长大的,离开那些熟悉的老师升入初中时,我这样勉强的安慰自己。

  来到一个新的学校,我的初中生涯就这么拉开了帷幕,如果说新生活是一出戏的话。这是一所寄宿学校。一时离开家的温暖的怀抱的感觉让我无所适从。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初一时的中秋节,我们班级组织在操场上活动。大家原先都是兴高采烈的围坐在一起,唱歌,聊天,说笑话之类的。后来不知怎么的,一个女生忽然哭了起来。有几个同学上去安慰她,却反而被她所感染,也开始流下了可能积郁了好久的泪水。家的其乐融融,邻居们的嘘寒问暖,被那圆圆的月亮和一种无助的感觉一催化,于是我那本来就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就不争气的下来了。

  第二天,老师知道了这件事情,一早就来和我们聊开了。其中的这些话,我想我会永远的记在心里的:“现在同学们有两个家,一个是你们原来的家,另一个大家庭就是学校,同学们就是你们的兄弟姐妹,而老师,就是你们的朋友甚至是父母亲。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什么的,可以和大家庭里的亲人们交流啊!我办公室的门永远为大家开着。”这种在无助中的感受到的温暖,实在难以用言语来表达。一种无言的感动很快就象空气一样包围了我。此时,我对好老师的理解是:关心+友谊+母爱+理解=好老师。

  我常常在想,高中时,我会以什么样的好老师标准去评定那些我将要遇见的老师们呢?拼凑的那些哥哥姐姐们的关于高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心里隐约有了个标准。

  伴随高中而来的,自然而然的是功课难度和要学习的内容的增多,而相应的,对我们自己去主动学习和知道怎么样才能最有效的以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的要求也就提高了,相比初中时不可同日而语的提高了。在我面对这一巨大的挑战时,我能否成功地把它变成对自己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的机遇呢?

  这时,我就很期待有这样的好老师出现了:在我迷失在那些乱七八糟的题目里时,在我感到迷茫和失落时甚至失去自信时,在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有更大的学习动力时,他能给我带来克服困难的力量,能指引我找到那条通向成功的路,能帮我找回自信的状态——以朋友的身份,以老师的眼光,以知己的心态和我谈心。在我为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而苦恼时他能帮助我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他能够以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看起来很深奥的难题深入浅出的解析明白。在他的带领下,我想自己应该不难培养起主动学习的习惯来。高中的学习生活不仅仅是学习。在这个大课堂里,我还要学会怎么样和身边的人和谐地相处下去,还要学会怎么样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来让自己过得更加的充实。那时候,我对好老师的要求就变成了:能教会我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授我以渔,而不是单纯的授我以鱼。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我遇见了,正在遇见,将要遇见一个个的老师——从教会我汉语拼音到让我知道怎么样去自己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老师。他们就像一朵朵交织成一个灿烂的春天的花朵,我这只小小鸟就在其间快乐的飞翔。那一朵朵的芳香怡人的花朵,不正是那些好老师的最好写照吗?

教师节的作文1500字 篇4

  从小到大都不是老师眼中的的乖乖学生,不懂得如何讨老师喜欢,不懂得要怎么样才能像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一样成为老师口中的得意学生。所以,我心里喜欢的老师也不多,但是总有让我折服的老师。回想起来,还是怀念得多。

  因为调皮捣蛋,没少被老师打手心,因为课上睡觉,被粉笔头、黑板檫,教科书等诸多教具光顾我的头。因为作业未完成,被罚站在教室之外看同学们上了半天课。所以,当学到赞美老师“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的文章时,心里总是不以为然地否定。不过对老师还是有一种泛之心底的害怕。

  那时候我意识不到其实是自己本身有错,老爱和老师们对着干。

  那时候,老师的地位相当高,村里除了大队支书,就属老师有威望了。没有哪个学生在学校受气以后,敢回家告诉家长的。因为,告诉家长的后果,就是再劈头盖脸的挨上一顿打。

  年龄稍长,转到了县城学习。那时,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时候被老师的打骂是一种幸福,因为比打骂更严重的惩罚是白眼,比白眼更残酷的惩罚是无视。不知道,当时那些老师的心理是不是鄙视乡下人,一个小孩子也想不来许多的理由。但是,明明一个活人坐在那里,可是人家偏偏把你当成空气。那种心情要多郁闷有多郁闷。于是,每当上课老师提问时,我总是高举双手,然后站起来大声地说“不知道”。我不知道当时为什么这样做,但我知道被人嘲笑,再不咋地也比被人无视好。

  小学五年级,突然有一天,班主任告诉我要去我们家家访,那时候,有两个词对学生比较敏感,一是“叫家长”,这个词一般用于坏学生,另一个是“家访”,这个一般用于好学生。我是喜出望外,老天开眼呀,上了五年学,头一次有老师来家访,那心中的滋味,骄傲、彷徨、踌躇、忐忑,什么都有。回家小心翼翼的告诉爸爸,爸爸毫无表情地说了声“明白了”就完事了。星期六下午,躲在旁边看到班主任走时,自行车后面带着花圃里那盆名贵的花时,我也“明白了”。

  小学的我,活的比较失败,最终以全校倒数第二的名次给推荐上了初中,初一,被一更年期的女数学老师挑刺,每节课必被罚站,下课后和同学校园玩“圈地”游戏,被语文老师抓住不放,说是小小年纪,脑子了充满了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你说一个游戏挨得上吗!于是,彻底的对老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反判。

  我上学的年代,正是《少林寺》红遍全国之后,《霍元甲》正席卷大陆的年代,于是,熬夜在同学家看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熬夜,早上就起不来,起不来上学就总迟到,于是,编谎话、逃课,就成了家常便饭,拜师学艺、拉帮接派、打架斗殴一段时期成了生活的主题。初中二年级,终于,我被学校开除了。

  转学到了南村乡中,是我人生的一次最大转折。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陈志忠老师,严格的说,他没教过我课,因为他是校长。陈校长,为人铁面无私,别说学生,老师见到也有些惧怕。他为人公正,不攀权贵,不凌弱小,学风严谨,以身作则。

  在知道我的情况后,他用了三招就改变了我的人生。第一招,表扬;而且表扬的有理有据,增强了我的自信。第二招,提干;先后给我提了班长、学生会主席,这样,自己不学好,就不好意思管别人。第三招,加压;以前从来没有自己奋斗的目标,陈校长帮我树立了目标,硬是在一年半不到的时间里,把我的学习成绩从倒数提到了全校二十多名。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了,陈校长桃李满园,也许已经忘了我这个不成器的学生,但他对我人生的帮助,却让我铭记一辈子。他以实际行动让我明白了,老师这个行业,教书并不是第一位的,育人才是最重要了。[美国]布鲁纳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也许,以前的坏运气过完了吧!以后的日子里,又遇到几个好老师,有的老师给了我关怀,有的老师给了我平等,但都不如陈校长给我的分量重,他给了我两件礼物,一是尊重,二是自信。

  其实,我身旁的老师挺多,我的四叔是小学校长,我的五叔是职业高中的校长,工作后,同学们当老师的也很多,接触的多了,我也理解的多了,其实,老师也是人,有着七情六欲,有着悲欢离愁,不要把他们神圣化,因为在神圣的光环下背负的压力也同样的巨大。教师只不过是一种职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此而矣。

  有一位当老师的同学说:老师,应当做好三件事。一是要有敬业精神,用心去教;二是要有高尚的人格,以身作则;三是丰富的知识面,去开拓视野。这三件事做好,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好老师,深觉有理。谨以此言送给所有的老师们,顺祝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