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时间:2021-08-31

【精选】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锦集五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1

  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儿时的中秋节。

  儿时的记忆中,这是对八月十五最好的描述了。但我儿时的八月十五,吃过月饼、苹果和梨之类的东西,却从未吃过西瓜。也从未见过我的长辈们摆下香案,放上贡品敬过老天。

  记忆里,每年的八月十五是农村秋天最忙的时候。地里的庄稼在这个时候大都成熟了,记得当时家里种的庄稼有玉米、高粱、大豆、谷子等粮食作物,此外,家里还种着几亩棉花。

  八月十五,农家都有包包子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在八月十五的前一天晚上,母亲便发上面,第二天的早饭,全家人就能吃上母亲包的猪肉冬瓜包子。因为当时家境还不富裕,平时吃肉的时候很少,但在这个节日里,家里总会称上一点,包几锅包子解馋。冬瓜水脉大,一家人一边愉快的吃着包子,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如何。包子一吃一口油,有时包子里的油水还会顺着手指往下流,于是,每个人的面前总会事先放上一只碗,接着从包子里留下来的油水,人们还不时的舔食手指上的油水。一顿饭下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会吃点三四个包子。那情形,那吃相,现在想来仍历历在目,如在昨天。

  吃过早饭,父亲套好车就会拉着一家人到地里忙着收秋。活儿很多,有时掰玉米拉玉米秸,有时割大豆或谷子,有时砍高粱,有时拾棉花,什么活儿紧要就干什么。打谷场里,有的人家忙着掐谷穗高粱穗,有的人家忙着打场。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晚饭后,一家人也并没有闲情逸致摆上八仙桌放上贡品祭天赏月。农家人哪有那闲功夫呢,天井里的玉米堆得小山似的,不及早的将皮剥掉玉米要生芽,并且不好晒干,堆在那里满满当当的碍事。因此,吃过晚饭,一家人就各自搬个板凳,围坐在玉米堆前剥玉米。就在剥玉米的当儿,月亮渐渐升起来了,照得院子里满满的,亮亮的。当时村里还没有通上电,正好借着这明亮的月光多干点活儿。于是一家人一边剥着玉米一边赏月,在不经意间剥出了许多新鲜的玉米。我们小孩们干活也就一阵子,时间久了就不愿干了,干活没了兴趣,困劲就上来了。于是都吵着要去睡觉。这时母亲就会走进屋里,拿出苹果、梨和月饼之类的节日物品给我们分。我们孩子们一看到这些东西,睡意全无,一边自己吃着,一边也让大人品尝。在享用了这些美好的东西之后,我们就会有了精神再干一阵。因为是在深秋季节,气温较低,剥到后来玉米上就湿漉漉的一层水了。到了实在撑不住的时候,我们孩子们就都进屋睡觉去了。躺在暖烘烘的被窝里,很快就会进入梦乡。有时一觉醒来,听见大人们还在天井里剥玉米,等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看,满天井的玉米都包完了,也不知昨夜他们熬到几点钟。

  就这样,八月十五就在一家人的忙碌中,在我们孩子们吃了苹果梨月饼干了很多活儿睡了一宿觉之后,就已经成为历史了。唉,好过的节日忙碌的秋呀!

  八月十五的水果,母亲也并不是全部分给我们吃掉,而每每总会留出几个苹果放在衣柜里,时间久了,满屋里都溢满了好闻的苹果味,而这时我们就会到处翻找,央求母亲拿出来吃掉,于是母亲就会让我们闭了眼,变戏法似的不知从哪儿拿出一个,割成几角,给我们分着吃。此时的味道竟觉得比八月十五的不知要好多少倍!唉,贫乏的时代!嘴馋的孩子们!

  如今,我参加工作已十多年,八月十五的物品从儿时的苹果、梨和月饼之类发展到现在的葡萄、西瓜甚至更高级的水果更好吃的物品已都不再稀奇,女儿的零食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家中的父母呢,多年来的习惯似乎并没有多大改变,除了吃的穿的用的比以前有了较大改善外,还是终日忙碌着,从不管什么八月十五或其他什么节日。

  多想在一年的八月十五,让父母放下手中的`活儿,摆上些时鲜水果,炒上几个小菜,烫上一壶好酒,一家人围坐桌旁,把酒赏月,闲话家常,尽享天伦之乐!

中秋节的作文1200字 篇2

  1、潮式月饼

  潮汕地区有自己独有的传统月饼,潮式月饼属酥皮类饼食,主要品种有绿豆沙月饼、乌豆沙月饼等。潮式月饼身较扁,以其香甜、脆软、肥而不腻而驰名海内外。

  潮式月饼主要有二种:一种拌猪油称作朥饼;一种拌花生油称作清油饼。在潮汕地区,传统潮式月饼早已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它更寄托了人们对亲人的祝福以及美好愿望。潮汕地区的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之俗,还有相互馈赠月饼之举。

  2、荡秋千

  潮汕地区还有着一个独特的习俗——荡秋千。中秋之夜的荡秋千,要预先在空旷的草地上搭起高达两层楼的单双座秋千和“十”字秋千,然后在棚顶四周拉起一道道绳子,挂满五颜六色的绸花彩带。

  当银盘样的月亮升上中天,穿着节日盛装的少男少女便纷纷聚集到秋千前,女的不能荡秋千只能观看,能大显身手的就是小伙子们了,他们争着荡秋千,比赛谁荡得高,转得快。在围观者的欢声笑语中,单座和双座秋千向月娘抛出一道道彩虹,“十”字秋千腾空飞旋箍着一个个花环,荡得最高转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汉,从而获得她们的爱情。

  3、吃芋头

  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头拜月,以个大肉疏松,皮有裂痕者为佳品,即潮俗称芋“笑”。祭拜之后全家便剥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乐趣。

  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4、拜月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

  就在女人“拜月娘”时,男人们便约上几位好友,到阳台上或登上高处,摆上工夫茶具,煮水冲茶,一边品茗,一边赏月,一边品尝月饼。

  5、吃糕仔

  在潮汕地区,过去每逢中秋佳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一些糕点供奉月娘,当地人叫糕仔。糕仔多用加工熟的糯米粉或绿豆粉为原料,以糯米粉为原料的叫米糕,以绿豆粉为原料的叫绿豆糕。

  其做法一般是先用白糖加适量的水及猪油煮至粘稠放凉,将糯米粉或绿豆粉配上准备好的糖浆拌匀,再用制作糕点的模具将糕粉挤压成形。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视个人喜好添加诸如剁碎的花生仁或芝麻等馅料。

  6、烧塔

  烧塔,部分地方又称之为烧塔仔,是潮汕地区在过中秋节时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据传烧塔起源于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举火为号传衍至今已成为烧塔民俗,并且多表达“中秋节是丰收的节日,通过烧塔表达收获的喜悦,祝福生活像圣塔火焰一样红红火火”的含义。

  瓦塔形状有“圆形塔”、“方形塔”、“多角形塔”等等,且各有其吉祥寓意,如圆形塔寓意为“中秋月圆人也圆”,一般有亲人旅外的人家多砌设圆形塔、方形塔状似田丘,成四方形,寓意四通八达;多角形塔寓意生财多道,生意兴隆。

  7、水果节

  柚子也是中秋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品种有金柚、蜜柚或水晶柚。柚子外形浑圆,象征团圆,剖开之后,满屋弥漫着清香,而且每人分食一块,和吃月饼一样,有全家分享的幸福感。同时,“柚”与“佑”谐音,有希望月亮护佑的意思。

  入秋之后,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红梨、菠萝、香蕉、林檎、龙眼、杨桃、红柿、牛心柿等竞相上市,琳琅满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节又被人们称为“水果节”、“斋节”。

  8、降神

  降神活动也是中秋夜一个神秘有趣的活动。据说,一到中秋,诸神也都出游赏月。因此,这一天,人们只要通过特殊的降神仪式或咒语,就可以使神袛显灵。于是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搞降神活动,主要有关戏童、请篮姑等等活动。

  此外,潮汕地区的中秋节,还有“游月娘”、“落阿姑”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