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4)

时间:2021-08-31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7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作文 -端午节。堪笑楚江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的《端午》。过几天就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节日——端午。

  我知道很多关于端午的来历和传说,在今天,我就来讲给大家听吧!我还有自己的真实事例!

  公元前229年,战国时代楚秦夺霸权,诗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国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昌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惧灰,仰天长吧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从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五。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小学四年级作文《作文 -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大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怕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尽管端午年年都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一是纪念屈原说;二是迎涛神说;三是龙的节日说;四是恶月恶日京;五是夏至说。由于屈原的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所以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家家户户口团圆、是最幸福的时候,到了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在门上挂上艾叶、香囊,妈妈会为我系上五彩线,保平安。我会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戏。吃饭的时候到了,我来到饭桌前给大家都分上一个粽子,自己最后拿一个,把绳子解开,剥开叶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软软的粽子了。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节日——端午。

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8

  知道父亲的生日是端午节,应该很久了。多年来,一直没有张罗过给他庆祝回生日。昔时每逢祖父生日,家人和姑姑等亲朋便小小聚下。祖父去世,望九之年的祖母生日就成了大家聚合的日子。有高堂在上,父亲不愿考虑自己,可逢女儿或其他孙儿的生日,他总惦着。

  记得小时候,逢农历六月初九,不是祖母准备就是母亲操心,我总能享受到煮鸡蛋和特制的环型烙饼待遇。渐长,外出求学或工作,如果错过那日,过后长辈们还要唠叨一番,说专门准备了生日的美味,我却没有回来。

  今年端午节,陽历是6月8日,正值高考。刚刚过去的5.12震灾,影响巨大,对我心灵的震撼也非比寻常。我写了不少诗文抒写我的激昂与感伤。端午临近,我在主持的文学论坛发起了端午节笔会征文,我的应征诗歌是:

  想起屈原

  我是你两千年后的虔诚子裔

  不仅仅节日来临

  才深深地想你

  两天后是父亲的生日

  ——感谢父亲的降生

  与你的纪念日默契

  父亲托母亲捎来粽子

  我知道

  你也在时空的彼端

  和我致意

  想念屈原

  于是想抚一摸国家的伤痛

  于是负载起民族的忧患

  我孱弱的肩头

  柔似汨罗

  你跃上我的肩

  沉入我的心

  从此昂扬的龙舟有了故事

  我的生命里

  满是关于你的述说……

  诗歌写毕,蓦然发现,自己浓重的文学情怀,和端午节竟然有如此深刻的渊源。赐我以血脉和精魂的,除了父亲,还有那位两千多年前在父亲降生日投江的诗人屈原。不是攀龙附凤的牵强,昨天的历史不能复制,一如我今天的人生选择定然要向明天延续。

  和妻女偕行返乡,定制的蛋糕一路颠簸,包装有些走形。进村,妻小心翼翼地捧行,在家门口,遇伛偻着背从北边过来的父亲。母亲闻声出来,接过蛋糕,一家人欢欢和和进家。

  院里小狗黑黑,被链着,束缚了它的过于热烈的欢迎。与小妹同龄的椿树系祖父手植,树荫正好满满佑蔽了小院。祖母勉力从小屋挪出,尽管听力不济,但她慈爱的目光努力在家人的身影上摩娑。祖母近来说话少用气力,声音微弱。我尽量调皮地和老人家说些趣话,逗出她满脸的笑意。她的应答声无论怎么调动,依然全无了幼年饭时,在街巷喊着我-乳-名回家的嘹亮。

  父亲一旁静静地坐着,一抽一烟。在茶几上,我带回的生日蛋糕默默注视着温馨的场景:耄耋之年的祖母,过了花甲的父亲,在这个个特殊的日子,母子相守。晚辈精心的祝福,在小女的喧嚷里,多了喜庆。她急切地要取蛋糕上的阿尔卑斯棒一棒糖,怕别人抢。

  午饭是母亲赶着做出的韭菜包子,味道一如记忆里的鲜美。临行,母亲又让带上些粽子。告别时,和祖母相拥,父亲去摊晒麦子没有回来。归途忽然想起忘了叮嘱母亲,蛋糕不宜久放,天热。

  有生以来的四十年,我第一次给父亲过了个有蛋糕的生日,可患糖尿病的他已并不能多吃。心间默想:有人以纪念屈原的缘故而提议端午节为诗人节,我这个不能算作诗人的儿子,宁愿奉端午节为我一生最隆重的节日——父亲节!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 篇9

  韩国“端午节申遗”的文化行为对中国产生了不小的震动。如果说,当韩国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概括性的精典图案,阴阳双鱼放置在国旗上时,中国人还有几分文化懵懂时,那么端阳节的申遗则让许多中国人震惊对文化遗产漠视的可怕后果。

  韩国传统文化起源于中国儒教文化,韩国人并不讳言这一点。而让国人逐渐明白了的一点是,在近代很长时间以来,儒教文化在韩国比在中国更显得重视,无论是孔子在国家中的地位,还是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在国内被推崇的程度。都有这种倾向。甚至让一些新儒学派的人认为儒教在韩国根深蒂固。

  但是,中韩两国的文化毕竟还是有着诸多差异。就拿端午节来说,内容就各行其是。虽然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过,实在是各有各的过法。

  中国民俗学会权威人士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中国人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

  中国人的端阳节有着丰富的内容和象征意义。古人认为“端午”为“阳极之日”,《风土记》说:“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天中节,故作种种物辟邪恶。”端阳节,民间有着各式各样的民俗,赛龙舟,百色缠手足腕,采插艾叶、菖蒲,取蟾酥,涂饮雄黄酒,调制朱砂酒,采多种草药,要戴“五出”,也就是各种漂亮的香包,等等,原始的意义是避邪,驱五毒。这些民间活动有着悠久的图腾含意。至于纪念屈原,已经是在端阳节的沿续中后人附会的,民间百姓对屈原理解尤其是北方的民间,其实很有限。

  对端阳节魅力的流失,原因可以说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在简单化的“破除迷信”中,将它们整个节日过程省略了,淡化了。使一个节日的色彩,气味,都消化了。比如,黄色的色调,野艾的气味,不再现。连“听取蛙声一片”的声音也消失了,图腾的意味没有了,神秘感没有了。使得它只剩了简单的几项活动,赛龙舟,北方还无法赛。光有粽子吃吧,有些人,还不爱吃甜食。节日失去了声,色,味,魅力如何保存?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会完全看不懂《白蛇传》这样精彩的故事。你不懂端阳节的内涵,如何知道蛇是五毒之一,蛇与雄黄酒有什么关系?没有这样的传统心理,当然不能明白美丽的白娘子如何会现身为一条大蛇。

  多年来,介绍端午节,只讲它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片面了,政治性了,几代人逐渐丧去了美好的传统文化整体记忆,应该恢复它原汁原味的文化形态。

  节日有趣了,人们才会想着去过。

  韩国未必不知道那些传统的传说与西学科学的矛盾,但他要申报端午节,其实,是一项打造和推广自己的品牌文化的战略,把儒教以及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在世界面前,甚至与中国之间进行一些所谓归属的纷争,这对他的文化产业有着相当成功的推波助澜作用。

  我们再去与韩国争论你长我短,为时己晚,倒不如我们自己把中国的端阳节过的有滋有味,这一份生活情调却是任何人也夺不去的。

【【热门】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集合9篇】相关文章:

1.【热门】端午节的作文100字集合七篇

2.【热门】端午节的习俗作文300字集合九篇

3.【热门】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集合8篇

4.【热门】写端午节的作文300字集合六篇

5.【热门】端午节的作文1000字集合九篇

6.【热门】端午节的作文600字集合七篇

7.【热门】端午节的作文300字集合六篇

8.【热门】端午节的作文500字集合8篇

9.【热门】端午节的作文200字集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