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俗漫笔》阅读答案

时间:2021-08-31

  彩俗漫笔(8分)

  ①《上海采风月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一篇题为《筷落》的风情小说,说的是台湾一巨富在上海太平洋饭店用膳,一服务小姐不小心拂落巨富的筷子,而另一窈窕女郎只用筷落快乐,快快乐乐一句简单的话,就化干戈为玉帛,不但平息了巨富的怒气,还使巨富胃口大增。窈窕女郎的神奇法宝,就是利用中国人爱讨口彩的习俗,说了一句好彩。

  ②彩是我国民间常见的文艺形式,除了口彩、彩词、彩调外,还有一些工艺品,也带有浓重的吉祥如意、大顺大利等意思,很讨人喜欢。

  ③我国史籍中有很多关于彩的记载。《封神演义》这部记录殷商时期历史的小说,里面有一个讨口彩的故事。该书第26回中写道:比干挖出心后向北出走,路遇一卖无心菜之妇人,比干曰: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曰: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大叫一声,撞下马来,一腔热血溅尘埃。比干是宰相,位极人臣,尚且向卖菜妇讨口彩,可见那时彩俗很是流行。据《宋元语言词典》记载,宋朝人是很作兴彩的:有将柏树叶插在桔子上以示百事吉的;男女婚嫁时,女方家的回礼必定要有鱼和筋(筷子),取意为如意注定,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④随着历史的前进。彩也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活动中有剪彩这一隆重仪式,那布必定是大红色的。且中间要结成一朵或几朵球花,持彩者定是天真烂漫的可爱少女,剪彩者当然是德高望重的长辈或权重位尊的官员,且必定伴以鼓乐喧天,爆竹齐鸣。这一派耗心费力、着意经营的既庄重肃穆又欢天喜地的气氛,无非是表示吉庆,祝贺顺利,并没有超出讨彩头的传统习俗。在经济活动中更看重彩,开业选日子要选带8的那天,因为8与发同音。据说1988年8月8日是公司、企业开张最多的一天,原因在于这个百年难逢的日子隐喻着四个发,而店铺、商品的名称还讲究带彩,凡吉祥如意好听悦耳的词语都被用上了。如广州有一道菜名竟是好市生财,其用料一为干蚝豉,二为生菜,平常不过的东西。娱乐活动中也往往借彩助兴,舞龙灯有唱彩词的习惯,新屋上梁有抛彩唱上梁歌的风俗。日常生活中,凡带彩头的话人人喜欢,不吉利的事要说出吉利的意义来。打破了碗,用岁(碎)岁平安来安慰。婚丧喜庆更离不开彩。洞房花烛夜,你如果送上些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以祝早生贵子或连生贵子,你一定会大受欢迎,会被热情款待的。老人过生日,你最好送一幅画有蝙幅、梅花鹿、俊鸟的中堂,因为这里含有福、禄,寿齐全的意思,所以一定会赢得老寿翁的开心大笑和丰厚赏赐。甚至办丧事也离不开彩,八个抬棺的人被尊为八仙,出殡路上拾回的几枚卵石要当作金银财宝供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