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四、教法及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较好地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深入有效的对话,把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我把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删句品读、填词补白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糅合,展开本课的教学。同时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采用归纳概括原因、提炼文中词语概括画面、批注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读、思、议、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习课文。

  五、总体设计思路: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安排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引出问题

  (二)探寻原因,体会情感

  (三)感受曲境,领悟写法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六、教学过程:

  上课伊始,我从整体入手回顾主要内容并回忆上节课质疑:“贝多芬为什么为兄妹俩弹曲子,弹完一曲又弹一曲。”激起学生探究欲望,为后面体会月光曲的内容做好铺垫。

  围绕中心问题“贝多芬为什么为兄妹俩弹曲子,弹完一曲又弹一曲”,我组织学生默读自学,请他们快速提取信息,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弹曲原因,并和同组同学交流修正。充分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学生自学后,我采用小组汇报形式组织全班交流:探究弹曲原因。有的组在汇报中相互补充出兄妹俩酷爱音乐、家境贫穷;有的组通过填词补白法走进姑娘真实内心体会“随便说说”的内涵,感悟到姑娘善解人意,而这个姑娘竟然还是一位盲人;有的组运用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体会到贝多芬的心被触动。这时我及时小结学法:你们真会学习,抓住贝多芬的所见所闻体会到弹曲原因。学生充分朗读感悟后,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此刻,你就是贝多芬,你会怎么想?”通过角色体验,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到贝多芬被感动而为兄妹俩弹曲子。

  接下来学生围绕“为什么再弹一曲?”继续展开交流。有的小组汇报说:“我们小组抓住‘入了神’及对话中的两个‘啊’体会到盲姑娘懂音乐。”有的小组补充说:“对话中的两个‘您’使我们体会盲姑娘猜疑和确定这个人是贝多芬时特别的惊喜和激动。”大多数学生只能知道语言文字的表面意思,却体会不到贝多芬是因遇到知音而再弹一曲。这时我通过删句朗读,让学生认真看书倾听,发现其中的不同。学生很快发现我的朗读和书上相比少了“感情多深哪!”但他们还是体会不到贝多芬琴声中融入的深厚感情。这时我进行点拨:一般人听贝多芬的音乐和盲姑娘会有同样的感受吗?学生恍然大悟,立刻感受到盲姑娘就是他的知音。这时通过角色置换让学生再次走进贝多芬内心:“此时此刻,你就是贝多芬,听了盲姑娘激动的话语,你会想……”这样学生情感与贝多芬内心就会产生共鸣,真正体会到他因遇知音而激动,所以要再弹一曲。

  体会意境,感受乐曲美妙、领悟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叶圣陶曾说:“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可文章并没有真正描写《月光曲》琴声、节奏及旋律,这一内容是通过皮鞋

  匠听琴声时的联想表现出来的。怎样引导学生感受、进而鉴赏这段文字?在这个环节教学中,我采用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读后交流、朗读悟境、欣赏体会、感悟写法等方式学习第九自然段内容,使《月光曲》的意境内化为学生自己脑中的画面,达到学生个性化体验,使之与兄妹俩产生共鸣。

  学生默读描写《月光曲》的内容并用概括的语言批注读后体会和感受,我引导他们从以下几个层次汇报交流。

  第一层:品味语言想象画面。有的学生用不同语气朗读表现眼前出现三幅画面;有的是从文中提炼出:“洒遍银光、出现微云、波涛汹涌”概括出三幅画面;还有的能在教师:“你是从哪感受到画面变化”的点拨中,发现“月亮升起”、“越升越高”、“忽然”这些表示变化的词语。至此,学生已经充分感受到描写月光曲的语言文字所呈现的美妙画面。

  第二层:体会旋律变化。学生感受到画面后,很快就有同学体会到画面的变化原因——乐曲旋律、节奏变了:轻幽舒缓——明快悠扬——高昂激越。这时我及时评价鼓励:“你真会学习,透过文字体会到节奏和旋律,看来边读边思考往往能读出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意思。”

  第三层:体会情感变化。学生能感受到旋律、节奏而想不到这些都是由贝多芬情感变化所致,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前文并结合板书想一想:你还能读出什么?学生联系上文后发现——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当时心情轻松平静,曲子轻松舒缓;当他听到琴声和对话,十分感动,出于对兄妹俩的同情为盲姑娘弹琴,旋律渐强有力;一曲完了,盲姑娘居然认出自己,这时的贝多芬遇到盲姑娘这个知音更显激动,触景生情,即兴创作《月光曲》,乐段高昂激越,进入高潮。这样细细体味,学生思维豁然开朗:文章借助皮鞋匠的想象表达了蕴含在《月光曲》中贝多芬内心情感变化。此时学生读懂《月光曲》谱成的过程,体会到情感是一切艺术的源泉,进而感悟到“人物心境和乐曲意境”和谐统一的艺术魅力。

  第四层:欣赏乐曲,感情朗读。此时播放《月光曲》片段,学生会有目的欣赏,听出其中变化,感受乐曲美妙。再通过自由读、推荐读、配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体会《月光曲》富于变化的美妙旋律及贝多芬内心情感变化。

  第五层:领悟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虚实结合”是本文重要的表达方法,应该让学生认真体会其作用。我引导学生观察:皮鞋匠的联想是真实存在的事物吗?然后删掉联想的部分,让学生读并谈感受。体会在实在事物描写中加上恰当地联想,文章内容会更生动,表达感情会更深刻。这样的表达方法就叫做“虚实结合”,批注书上。

  第六层:背诵课文,积累语言。学生熟读成诵后,语言积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