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数的性质》教学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一、教材

  1.教学内容: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 5页,例1—例4)包括:(1)小数的性质;(2)小数性质的应用(六年制第八册第四单元)。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小数的性质这一概念的理解是本节的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是本节的重点。

  4.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小数的性质;(2)根据需要把小数化简或是把整数改写成指定数位的小数。

  二、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同学充沛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同学从形象思维逐 步过渡到笼统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鼓励同学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同学自身动脑、动手、动 口、动眼以和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同学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

  三、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同学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 概括知识和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谈话法导入新课

  在商店里,经常把商品的标价写成这样的小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3.00元。这里的2.50元、3.00 元分别是多少钱?(2.50元是2元5角,3.00元是3元)为什么能这样写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 天要学习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