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端午的鸭蛋》的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我采用的上课模式是我们四川省**中学高效课堂的“361模式”,3即三维目标,6即教学6环节,1即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1是灵魂,3是核心,6是方法。方法为核心和灵魂服务,可灵活运用。这一模式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师生角色位置的转变,教师由传授者变为了引领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了主动探索。《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文风自由闲适,运用“361模式”再恰当不过了。采用的方法是谈话法,营造和谐氛围;朗读法,揣摩品味语言;还选择通过写作(口语)训练法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自读和品读环节,我根据问题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在学习形式中设计了自学和合作探究,训练学生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

  八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语文学习习惯,按课标要求,已经学会了勾画、批注的学习方法。只是在语言的积累和品味及表达上还需不断提高。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环节:导入、出示目标、自读感知、朗读品味、写作训练和小结提升。我的教学核心是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能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我选择了谈话导入。这篇课文内容较简单,学生自读就能把握主要信息,惯常的初读感知后再研讨赏析,不能达到课堂的高效,于是我在学生有了初读感受后,用自创的一首诗概括课文内容,这样既概括了文章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的高效课堂倡导学生会的老师不讲,文中端午习俗,高邮鸭蛋的特点是学生一读就明白了的,不需要老师赘述。重点放在分析文章语言特色,学生先自主勾画朗读,再小组交流,而后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在朗读品味中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写作训练的环节,结合这篇文章食文化的主题和文章借物抒情的写法,引导学生去写自己有家乡特色的食文化并恰当地抒发感情。个人认为,教学设计只是一种预设,充分的预设有利于课堂环节的紧凑,课堂目标的达成,从而实现课堂的高效。教学中还要关注课堂上生成性的东西。  板书设计紧扣本堂课的教学重点,抓住文章语言特色和表达情感,也便于为后来的学生写作作指导。

  从整堂课的完成情况来看,教学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在于对学生的点评还不够具体,引导还不够自然,还需要加强内功的修炼。尽管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但我们要一直行走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