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四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本节对学生进行的是道德教育。是在学生学了责任的含义、产生及身份不同责任不同等内容的基础上,来学习分析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不承担责任的后果。为下一节学习打下基础。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现实生活中影响学生承担责任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社会上拜金主义影响一切向“钱”看,使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变得模糊,更谈不上责任感。二是离异单亲、贫困、暴富等特殊家庭比例的增多。这些不利的家庭环境的影响,给学生带来了多种多样的心里冲突和精神危机,使他们丧失了应有的责任心。三是受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独立能力太差,责任意识欠缺。因此,就需要帮助学生认识承担责任的必要性,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身边大量承担责任事例的讨论与分析突破教学难点。

  二、 学生状况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较多,大多数在家娇生惯养,他们独立能力太差,责任意识欠缺。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三、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由于初中生认识水平有限,社会实践少,运用能力较差,因此通过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用书本知识分析社会热点现象使教学适应目前社会的变化。情景教学法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枯燥的理论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集思广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情景,通过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大家一起合作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责任面前学会正确地选择,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2、能力目标

  提高负责任的能力,明确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为自己负责,为别人负责,为社会负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感悟认识能力,能够辩证地看待责任,积极地面对责任。

  3、知识目标

  明确承担责任的代价和意义,知道承担责任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也会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带来许多好处。

  知道不承担责任对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调查很自然地引出责任,过渡自然,学生容易接受

  (二)共同探讨:承担责任的意义与代价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分析法”来进行新授知识的教学)

  活动一内容:视频播放《一节课》。

  学生分组讨论:1、为什么李明老是完成不了作业?

  2、为什么张华努力学习,还竞选班长?

  3、李明不完成作业,结果如何?

  设计的意图:视频播放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充分意识到承担责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同时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好处,不承担责任是要付出一定的后果,学生通过讨,知道承担责任不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且会获得一定的回报。在此,可以让同学们列举一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由此产生的意义。起到对知识和情感的提升作用,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间穿插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共鸣,另外再通过视频《陕西延安“8.26”特大交通事故8人被刑拘》,使学生更加明白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有时是非常巨大的。

  六、课堂小结

  设计的目的:从负责任的意义及代价到不负责任的后果的比较中再来认识,我们应该怎样选择?得出行为启示:“一个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归结到本课的落脚点,实现教育目的。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运用直观式,这样看起来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容易知道本课的基本知识,便于今后复习、掌握。

说课稿 篇2

  我准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对本课时教学进行系统设计,重视教学过程,努力把教学内容、设计理论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定位融为一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可视课堂教学情况的变化而做出修正。

一、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情感,感染学生,以情入课,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用亲切的语气和学生进行交谈: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疑问,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俐略的伟大成就,就是从敢于提出疑问开始的。有哪位同学知道有关伽俐略的故事?请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语: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伽俐略年轻时代的一个故事。板书课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分自然段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以课文为出发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可用启发性语言鼓励学生,如:这位同学读得好极了!谁能和他读得一样好?你的声音真好听!培养学生读书兴趣。

  2、自由读课文,用铅笔标记出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尝试独立阅读理解。

  3、质疑问难,集体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尝试,敢于提出疑问,敢于对问题尝试解决。这既是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又是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学生要提高就需要学习,学会质疑,学会创造,而这个创造学习的过程恰恰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思考,探索,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不管学生提什么问题,也不管学生想回答谁提的问题,只要愿意回答,也不需要举手,直接站起来说就行。教师都要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提出的有的问题可以直接解决,如理解字词方面;有些问题要在讲读课文过程中解决。如:

  (1)伽俐略提出疑问的根据是什么?

  (2)伽俐略是怎样想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是错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还有的问题当堂解决不了,如: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的人?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工具书或上网查询,或向亲朋好友咨询,学生从这里学到一个学习方法:课内没有的知识要到课外去找,主动去解决问题。

三、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多媒体出示重点句:

  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结论,这怎么解释呢?

  1、提问:读了这几句话后,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交流。教师参与讨论。再集体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这种多向动态的学习方式,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精心组织指导,讲究指导的内容、时机和方式。集体讨论时,教师板书:如果那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怎么解释?

  2、伽俐略用什么方法向人们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是错的?人们在他实验前有什么表现?

  找出有关语句。学生自学,小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少讲,甚至不讲,哪怕学生表达得不很准确。也不要再去从头到位的讲,只做引导启发即可。教师要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实验时的情景怎样呢?自己找出有关内容。

  请学生模仿伽俐略上讲台表演。学生手拿铁球,踩在板凳上大声朗诵:伽俐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同时按照要求去做,全体学生也会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时,课堂气氛必然会活跃起来。教师相机引导:人们除了欢呼以外,会说些什么?学生展开想象。

  这样打开学生的思维,让课堂成为他们想象的场所,教师注意引导和鼓励,使课堂气氛再一次活跃起来,让所有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四溢。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发展。

  4、多媒体出示句子: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

  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讨论。

  正是教师正确的指导,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远远胜过了教师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对学生来说,收获尽在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