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选说课稿模板汇总5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说教材内容:

  《埃及的金字塔》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宏伟、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方法,赞美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

  本文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第三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金字塔的特点和古埃及劳动人民的不朽智慧。这段文字语言精确,说明方法多样。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五年级学生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有悟。

  2、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说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埃及金字塔了解不多,对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的宏伟、精巧时,要注意适度地引导学生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工作的艰辛。所以,我的教学重点是:用读、议等方式,实现师生间的对话,我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说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经历自读自悟、主动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去咀嚼文本的精华,在师生对话中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回忆词语、听写的形式,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同时用所写的词语概述课文内容,回顾上节课所学。

  二、话题导读

  1、由话题:金字塔是什么?展开交流,实现师生对话。教师适时板书,激发学生说的意识。

  2、体会金字塔的特点。

  重点品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探究作者都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金字塔的特点,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探究意义

  1、默读课文,要求:勾画出说明“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的句子。

  继续培养默读能力,勾画出重点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小组交流(巡视、指导)

  培养合作、表达能力。

  3、集体交流

  感受古埃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聪明。

  四、巩固拓展

  1、回答相关题目。

  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是训练快速答题的能力。

  2、书面练习:你想对建造金字塔的古代埃及人们说些什么?

  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五、作业

  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介绍生活中的一处景物。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本课《课程标准》要求:

  5-1 根据个人家庭理财经验,领会合理安排收入、支出的意义。

  5-4 列举个人储蓄、保险等经济行为,领会它们对保障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

  2、本课的教学地位和作用

  《妈妈的账本》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八单元第三课第一个框题。 本课从家庭账本入手,把抽象的经济概念寓于生动、具体的事物中,渗透理财观念,既是前面消费与创业内容的深入与拓展,又为下一课讲述国家财政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据课前调查,我们南联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对家庭预算问题是很感兴趣的。尤其对于储蓄、国债和保险等投资手段,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接触。

  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家庭收支情况并不了解,对如何更好地规划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问题,也很少考虑。因此,这节课的教学意图,关键是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观念,从而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关注自己的消费状况,改掉不良的消费习惯。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形成聪明花钱的消费观念,崇尚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家庭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的体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自主合作学习。

  (3)知识与技能:了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概念,如收入、支出、预算等。掌握储蓄、保险、国债等投资方式的相关知识,初步形成家庭理财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合理安排家庭预算、科学规划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生活。

  2、教学难点: 储蓄、保险等专业理财方法的讲述。

五、 说教学方式

  本课我主要采用调查访问法、角色体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探究活动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六、说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方案和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多了解有关投资理财的知识。

  (2)课前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总体收支状况如何?父母是否有做家庭收支预算的习惯?

  (3)按调查的内容的不同把全班分成储蓄、国债、保险和其他四大小组,并指导学生按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到银行网站上搜索相关信息,或向保险销售代表了解相关知识,或直接到银行、保险公司实地调查。

  (4)课前把课桌分投资小组成品字型摆放,课室中间留出空地,便于师生同台演出。

七、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程序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一组图片,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人们称它是月“光”家庭!如果这户人家注意合理安排支出的话,他们完全可以做到天天都吃饱吃好。那如何科学地理财呢?

  作为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了解家庭理财是我们在座每一个同学的必修课,让我们从调查妈妈的账本开始吧。

  以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凝神、起兴、点题”的作用。

家庭理财三大招:

招:进行家庭预算。

活动一:智力体操

我的调查报告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向父母亲做一个关于家庭收支状况的调查,通过这次调查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答,教师点评)

  然后出示教师本人的家庭账本,请学生找出:账本中哪些是属于收入,哪些是属于开支?

  请观察8月份的账本,算一算,发现什么?

  找一找:观察9月份的账本,你

  有什么新发现?

  请比较这两个月的收支状况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顺藤摸瓜,通过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让学生进一步弄清概念,培养学生探索事物的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出家庭理财的第一招:进行家庭预算。其主要表现是:开源节流。

  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及对账本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经济生活中的基本概念,如收入、支出、预算等,同时也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符合认识新事物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又培养了学生对比事物和探索事物的能力。

招:进行合理投资。

活动二:模拟公关

  活动内容:赛一赛——谁能打动我的心?

  学生分成四大组:储蓄组、国债组、保险组和其他组。

  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先分组讨论本组投资方式的优越性和风险性,然后各推选一位同学作为投资代理人,接受教师的咨询。

  在这个情景模拟过程中,教师看似一个咨询者,实质是学生的引导者。

  通过咨询,让学生明白各种投资方式在收益与风险方面的不同,并且能够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规律,就是收益越高,风险越高。从而告诫投资者,在选择任何一种投资的时候,都要考虑规避风险的原则,做到合理地投资,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掌握了家庭理财的第二招:进行合理投资。

  这是本课的一个高潮,通过师生同台演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形成教学高潮,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掌握了知识,轻松地使本课的难点得以突破;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招:学会聪明花钱

家庭理财第三招:学会如何聪明花钱。

  生活大比拼: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聪明花钱小窍门吧!

  问:如果这个月父母给你100元零用钱,你打算怎么处理?

  学生活动:我的打算是

  本环节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尊重学生的经验,结合实际,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深化主题。并进行情感体验教育,崇尚勤俭节约的美德。

  通过这一环节能很好地突破本课的重点。

家庭理财的重要性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引用古人的一句话:财者,家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学会理财,是现代人生存的必备能力。

  鼓励学生争取做一个理财小能手。

  通过学生对古文的分析,更加认识到家庭理财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争做理财小能手。

课堂自我评价

  通过课堂自我评价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同时,教师对学生给予寄语。

  评价是巩固课堂知识、反馈学习效果、检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评价更是可以起到强化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的作用。

拓展延伸

拓展体验——帮妈妈管管钱

  “帮妈妈做一个日常支出的周计划,并说说你在这一周将如何从自身做起帮家庭节约开支?”

  通过学生的活动,既起到了评价作用,又理论联系了实际,扩大了教学目标,使课堂得以延伸。

八、说板书设计

  遵循板书设计的'实用性、直观性、艺术性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我设计板书时做到在体系中表现知识点,帮助学生系统把握和理解知识点。

妈妈的账本

  一、 家庭理财三大招

  第一招:进行家庭预算

  第二招:进行合理投资

  第三招:学会如何聪明花钱

  二、家庭理财的重要性——争做理财小能手

九、说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题是理财。让学生了解理财知识,树立起科学理财的意识、家庭主人翁的意识是本节课的落脚点。课前的调查是本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几个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使这节课真正做到了“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