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5)

时间:2021-08-31

说课稿 篇9

  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欣赏散文诗,体验和爸爸在一起的愉快、安全、甜蜜的感觉。

  2 、能力目标:愿意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

  3 、认知目标:理解爸爸的辛苦,乐意大胆表达对爸爸的爱。

活动准备: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游戏的图片、《好爸爸坏爸爸》 flash 、录音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散文诗。

  1 、谈话: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我可都记住你们了,你们还记得我是谁吗?(汤老师)以后我们就都是朋友了啦!今天这里有很多客人,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

  2 、出示图片,引出散文诗。

  教师:我还有两位朋友想介绍给你们认识,现在来把他们请出来吧!(出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图片)。

  提问:

  ⑴你们认识他们吗?

  ⑵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关系吗?

  ⑶你们猜他们是在干什么?(玩游戏)

  教师小结:你们一定也和爸爸玩过很多好玩的游戏,那你们都玩过哪些游戏呢?

  (可用自己和爸爸玩的游戏来引导,你们玩过这样的游戏吗?你们还怎样玩过?鼓励幼儿大胆说)

  总结过渡:我们都喜欢和爸爸玩游戏,我们玩的游戏各种各样。今天,汤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散文诗《我爸爸》。散文诗里说的是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在一起开心地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他们玩的是什么游戏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幼儿完整欣赏散文诗《我的爸爸》。

  1 、教师配乐朗诵散文诗《我爸爸》。

  2 、教师提问并根据幼儿回答表演。

  问题:

  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玩过的游戏,你记住了那一个?

  ――爸爸举起我,像什么?

  ――坐在爸爸翘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

  ――爬到爸爸的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像玩什么?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什么?骑上爸爸的脖子,就像到了什么地方?现在谁最高?

  过渡:你们想玩这些游戏吗?那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把散文诗里的游戏记住了,回家和爸爸一起玩。听的时候可以和老师一起做游戏的动作。

  再次完整欣赏散文诗,可引导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根据散文诗的内容做动作,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三、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爱爸爸的情感。

  1 、 小头爸爸能把小偷儿子举的高高的,力气真大,真了不起!你们的爸爸也都很了不起。现在,汤老师想请你们来说说自己的爸爸。告诉大家,你的爸爸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他都会做哪些事情?什么事情做的最棒?爸爸为什么要这么做(辛苦)?你的爸爸这么辛苦,你想你想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让他高兴?想对他说什么?

  2 、教师说自己的爸爸,引起共鸣。

  我的爸爸也是一位老师,我的爸爸每天晚上都看书、改作业,他的字写的很漂亮。他喜欢钓鱼,也会说很多有趣的故事,我们经常一起打扫卫生。我喜欢我爸爸。

四、欣赏《好爸爸坏爸爸》,升华爱爸爸的情感。

  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看得出来你们都是懂事的乖孩子,老师很高兴,送你们一首好听的歌曲《好爸爸坏爸爸》,这到底是一个好爸爸还是坏爸爸呢?我们来听听!

  欣赏歌曲第一段:你听到这个爸爸做了哪些事情?他是个怎样的爸爸?

  教师小结:

  爸爸有时候也会打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做了错事,爸爸想帮我们改正过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棒!其实爸爸还是爱我们的。

  欣赏歌曲第二段:现在我们接着往下听,也可以学学爸爸在做事情的样子。

教师小结:

  爸爸不管是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直爱着我们的,你们一定也都爱自己的爸爸,把你们今天说的想为爸爸做的事情,回家真的为爸爸做一做,想对爸爸说的话也对爸爸说一说,爸爸一定会非常高兴。回家别忘了和爸爸一起玩玩我们今天玩的游戏哦!

说课稿 篇10

  说教材:

  本课是以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的引出古诗《游子吟》。并提供相关背景知识,展现创作本诗的具体情境。表现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全文共五自然段,一到三自然段具体描述了诗歌的背景和内容。第四自然段即《游子吟》。第五自然段交代了《游子吟》的写成。

说教法:

  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本课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我采用情境教学法,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引导学生形象感知,品读,悟读,并合理处用图片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时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去体会诗人和母亲的心理活动。

说学法:

  本课语言朴实,意境纯美,感情真挚适合学生阅读。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由情而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多种形式的朗读、图片观察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形象的感知,品读,悟读,并合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充分调动了想象力、观察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从而增强对诗句的感受。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通过初读课文,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借助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欣赏。

  2.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世界上任何一种爱都比不上母爱,我们时刻都在感受母亲的关爱,跟大家说一说,你的母亲是怎样关心你的?(生说)。

  3.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受到母亲的爱护,今天要学的课文就是讲古代人感受母爱而写诗的故事。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生字“恩”认读。

  3.从课文题目可看出母亲对子女的情意。

  4.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初读指导

  1.课文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写上序号。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句子。

  3.再读课文。

  4.课件出示:

  针、注视、迟、著名、寸草、言、孟郊

  (1)指名试读生字卡。

  说说生字在哪里要提醒大家的?

  (2)带读,开火车读、齐读。

  5.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6.指名读课文各小节。师生共同纠正。

  7.比赛读书。

  8对刚才的问题你读懂了什么?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恩、补、针、抚、摸。

  2.指名读

  3.分析字形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临写,师巡视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孟郊和他的母亲,母亲对孟郊有怎样的恩情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母亲的恩情》。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会背《游子吟》,体会母爱。

  2.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会背《游子吟》,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出示词语:

  恩情、缝补、抚摸、报答、铭记、慈爱。

  湿润、一针针、几根白发、迟迟归、寸草心

  小火车谁来开?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板书:孟郊出远门)

  2.孟郊要出远门,他的母亲是怎样做的呢?(板书:一针一线缝衣)结合图,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什么?

  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

  母亲一针针、一线线把衣服缝得很密。介绍:在过去,缝得密,预示着远行的亲人归来得早,可以看出,母亲希望儿子早点回来。所以,夜深了,母亲还在……。指名读,齐读。

  [教学理念: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自主去寻找句子中有用的东西,让学生自己去发掘,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发掘。并且在学生找到以后进行补充,让学生理解母亲为什么要深夜缝衣的原因。]

  3.母亲边缝衣服边会想什么呢?(生谈)

  [教学理念:通过提问,让学生去剖析母亲的心理,去大胆猜测,从而理解母亲的所作所为。并且大胆的说出母亲的心理活动]

  4.看图说说看懂了什么?为什么?(母亲担心)

  5.看了图,我们更能了解孟郊要出远门,孟母通宵帮他补依,这段内容不就照应了古诗《游子吟》中的哪句诗?讨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教学理念:通过挂图,让学生直接感受理解《游子吟》诗中的诗句与课文中母亲深夜缝衣的情景的联系。]

  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谁愿意读出母亲对儿子的担忧之情!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有几句话?读了一、二句,你知道了什么?(板书:盼儿早点回来)

  2.母亲送儿子,都说了些什么?

  出示: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请女同学来读。

  儿子要远行了,母亲牵挂儿子,想让他早点回家……,可见母爱就体现在身边的小事上,它是这样的平凡而伟大。

  3.孟郊听着母亲的叮嘱,看着母亲头上的白发,已经说不出话了。现在你就是孟郊,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呢?

  讨论:孟母和孟郊分别时候会说什么?

  [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了语文课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在这里我还设计一个说话练习,通过想象,让学生即能得到口语交际的机会,也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母子之间的难舍难分。]

  4.看图2,说说自己的体会。

  5.这段正好就是《游子吟》中哪句诗的意思啊?(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1)有感情朗读

  (2)说说“意恐”什么意思

  6.这节写了孟郊上路,母亲送他时依依不舍的情景。齐读。结合动作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带着母亲的牵挂,孟郊上路了,(出示挂图)看图上的孟郊,只见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默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孟郊看到的,用“﹏﹏”划出孟郊想的。(指名读)

  [教学理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在这里我让学生针对问题,自主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的同时也能去思考]

  孟郊看到了什么?出示: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

  2.生机勃勃指小草长得非常茂盛。

  3.出示: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这是什么句?你能改成陈述句吗?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这是什么句?能改成陈述句吗?

  4.上面两句话。把母亲的慈爱比作太阳的光辉,把自己比作生机勃勃的小草。为什么要用上面的两种句式?我们来比较一下:

  (1)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

  母亲的慈爱,就像是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

  (2)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是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的啊!

  [教学理念:学习反问句、双重否定句,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特殊句式所表达的意思要比普通陈述句要表达的远远深刻,从而深刻体会到母恩的深。]

  是的啊!小草都不能忘记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样忘记父母的恩情呢?

  5.除了这还有哪可以看出孟郊思母的,“抚摸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针脚”这句和母亲的慈爱有什么关系?说说你的感受。你能读出这感觉来吗?加上动作好吗?

  6.这第三自然段正好就是《游子吟》中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名读。

  7.如果你这个时候想到自己的母亲的时候,请你一起来读下。

  (四)学习四、五自然段

  是啊!母亲的恩情让我们永远不能忘记,永远都铭记在心,孟郊在他五十岁那年,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游子吟》。

  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

  自由读读,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了,这样深厚的爱要永远铭记在心。孟郊更是如此,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游子吟》深深地记在心里吧!

  3、深情地朗诵这首诗。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不仅我们人类存在着至真至纯的母爱,动物也是如此。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

  一位猎人进山打猎,见有一只黑熊坐在巨石下,便开枪将其击毙。但这只熊仍然端坐在那里。猎人恐其有诈,不敢冒然进前,又向熊体射击两枪。猎人走到黑熊跟前,发现这是一头母熊,它仍在用身体挡着欲倒的巨石,因为山下有3只幼熊正在玩水。猎人明白了,原来母熊是怕巨石滚到山下,砸伤子女们!

  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母亲爱孩子可以不惜一切。同学们,学了《母亲的恩情》这一课,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此时此刻,最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板书设计:

  9、母亲的恩情

  母亲缝衣送儿

  孟郊铭记在心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1.背诵《游子吟》,体会母爱,不忘母亲恩情。

  2.学习剩余生字。

  教学重难点:

  背诵《游子吟》,并能表述意思。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指导背诵

  2.分组互背

  3.同桌互背,互评

  4.指名背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游子吟》的意思。

  三、读句,写话

  1.各人自读句子,注意“忙着”用在居中的什么位置。

  2.造句:忙着—()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根、报、迟、寸、永

  2.指导读

  3.分析字形

  4.师范写,生书空

  5.生临写,师巡视。

  五、写话

  在现实生活中,母亲一定有很多让你感动的地方,你能够说说你感受的母爱吗?你能够把它写下来吗?

  1.学生写话

  2.同桌交流

  3.小组交流

  4.请小组中写得最好的上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关于说课稿汇总10篇】相关文章:

1.关于说课稿汇总5篇

2.关于说课稿汇总5篇

3.【精选】说课稿汇总8篇

4.【精选】说课稿汇总7篇

5.【热门】说课稿汇总8篇

6.【热门】说课稿汇总7篇

7.【精选】说课稿汇总5篇

8.精选说课稿汇总9篇

9.说课稿汇总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