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华】说课稿汇编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能力目标:

  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情感目标:

  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子期之间真挚的友情。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

  采用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理解课题,整体感知。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树立大的语文观念。我以课题的理解为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渗透理解古文的方法。

(二) 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三)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自读感悟,合作探究。学习既是每个学生的事,又是师生,生生共同的事。学生应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注释和手中的资料来试着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在小组内汇报自己的理解,最后在班上交流感悟。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也为为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空间和机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做有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不但读懂文字的内容,更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思想内涵。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情境再现,练习表达。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艺术的魅力,我适时的播放了两首乐曲,并且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仿照书上的表达方式练习说话。把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师生再用富于感情的语言朗读课文。这样,以图画展现情景、以音乐渲染氛围、以语言描绘情景的方法被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更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

  【课题】

  “可爱的家”图画创作比赛

  【内容分析】

  本课书是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六课《漂亮的房子》第二课时的内容,为了能让学生从喜闻乐见的任务出发,故将主题定为“家”,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掌握“windows”画笔的基本操作和常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形象直观,灵活有趣,色彩鲜明,思想开阔,题材平实。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的应用,描绘出“美丽的家”。在此过程中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并让他们充分集合一切的可开发资源,勇于开拓创新,让课本知识的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使创新思维、审美能力、爱国情操、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在“windows”画笔中运用各种工具和颜色的综合处理能力。

  2、培养的协作性学习和活动性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审美能力。

  【教材处理】

  为了突破重、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练”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喜闻乐见的学习任务出发———————描绘“美丽的家”,以兴趣为动力,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等方法,在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里完成学习任务。

二、 说教学方法

  【所用教具】广播系统、“可爱的家”佳作数幅、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随机分成二到三人一组,全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所用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协作学习法、作品点评法

  三、 说教学过程

  1、谈话法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有几位同学将他们的家搬到电脑里去,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好吗?

  生:好。

  2、佳作示范,抛砖引玉

  师:他们的家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能说说他们的家为什么美丽?

  3、(请学生点评作品)

  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出各幅画的特点。

  4、得出结论

  一幅好的作品必须主题鲜明,布局合理,色彩和谐、创作新颖等。

  师:大家知道他们的画是怎么样创作出来的吗?

  生:是用我们学习过的“windows”画笔创作出来的。

  师:你们能将自己的美丽的家用“windows”画笔画到电脑中来吗?

  生:能。

  师: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个以“美丽的家”为主题的创作比赛好吗?

  生:好。

  5、呈现任务:

  【任务】

  创作一幅以“美丽的家”为主题的画。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画必须用“windows”画笔完成。

  【评奖】

  根据作品的整体布局、颜色搭配、生动形象,为标准,可以适当加入花草树木、动物、景色等素材,增添画的感染力。

  【奖励方案】

  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六名,获奖者将得到证书一本,并将作品放在电脑室的佳作示范区中展出。

  【作品上交】

  以作者的姓名为作品的文件名,上传到以下的文件夹中 teadher学生作品可爱的家

  【作品的评奖方案】

  作者姓名

  整体布局(30分)

  颜色搭配(20分)

  设计创意(20分)

  素材运用(20分)

  其他(10)

  总得分

  6、学生创作:

  “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与你的组员一起大显身手,一展才华,用你们的智慧将‘美丽的家’呈现在大家的面前。”抓紧学生好表扬、爱表现的特点,用激励性语言来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和创作的意欲。(停止广播)

  将创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与组员的协作,完成图画。这时,我走到学生的中间,解决学生在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和指点他们从多种途径,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画画,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创意倍出的效果。

  7、作品上交

  8、作品评价,体味成功

  由学生推选出五位学生和教师一起组成“作品评审团”根据作品的评审标准给以评分,在此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请一部分的作品作者说说该幅作品构思意图、表现优势等。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让更多、更好的创作精华得以进一步的交流,使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

  9、心得交流,共同进步

  请得一、二等奖学生说说创作的感受,作品得奖的关键,并为如何才能做出一幅好的作品谈一下个人的见解。让学生在此中明白,“windows”画笔是能得心应手地画出好作品来,只要你愿意去探索,去发现。

四、 自我评价

  整节课,从任务的确立到作品的评价,为的都是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去发挥、去创新,通过协作、实践创作出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可爱的家”。

  本节课以我镇开展的《在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为指导中心,以任务驱动教学法和在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为主。从任务的确立到作品的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让学生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