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1、 分析教材
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焦点。本节课《能源》是初中物理最后一章第一节,教材从能源的利用出发,要求学生了解能源的有关知识。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多,共两个部分。分别是: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21世纪的能源趋势。
3、教学重点是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教学难点是通过学习,了解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这种认识活动和研究方法。
二、说目标
1.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2.通过自学、相互交流,认识能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节能意识。
三、说教学过程
一、 新课引入
这节课一开始,多媒体出示三线水电站的一张图片,简述三峡水电站的情况,提出问题:三峡水电站是如何发电的?接着多媒体展示三峡水电站发电原理图,介绍三峡水电站的发电过程,说明能量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导学达标
学习过程分为两部分:
(一)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166—169页, 了解能源利用的历程以及21世纪的能源发展趋势,常识性了解什么是能源、化石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并检测自学。
(二)合作学习
这部分学习过程中设置了四个问题,通过同桌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对本节课的进一步理解。这四个问题依次是:1、谈谈能源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结合生产和生活上能源的使用情况,对能源进行分类。3、随着人类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持续增长,会不会出现“能源危机”?应如何解决?4、作为中学生,对于节约能源我们应该怎样做?
三、当堂检测
本环节设置了五道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学案上的检测题后,教师投影答案,对出错和疑问较多的地方进行讲解。
四、课堂小结
对应本节课的目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构建体系时以屏幕投影的方式完成。
五.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看起来比较简单,是能源的一个系统认识。由于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许多种类的能源,所以学生会感觉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本节课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能源名词,有些容易理解,如化石能源,但是有一些却不太好理解,比如一次能源中的核能,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我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学生对于教材中涉及到的能源、化石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概念掌握较好,对于能源的利用历程和21世纪的能源发展趋势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练习题能独立完成,掌握较好。
不足之处:
1、整堂课总体看来显得内容不是很充足,这与知识点的量少有一定的关系。
2、只注重了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对课外知识的拓展不够,由于担心时间不够,对能源的利用及能源的优缺点,能源与社会只局限于表面,没有进一步挖掘。
3、缺乏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对时事的关注和了解,认识到世界的能源危机,从情感上让学生感知加强国防力量的重要性。
4、这节课主要是情感教育,在整个过程中,虽然对整个过程进行细致的准备,却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合作学习这一环节设置了四个探究问题,但留给学生的学习时间很少,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学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本节课。
第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快乐学习。
第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学《体育与健康》内容中基础模块中的组成部分,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学习内容之一,本课教学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技术,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运球技术,是学习其他高级运球技术的基础,为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
教材要点:五指自然张开,压迫球的顶部,运用手掌将球向下压的动作(不可用“拍”的方式操作)。运球时,眼晴要正视前方,不可看着球。根据教材安排,体现本教材强调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不过于强调技术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本课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原地运球动作方法,并能完成相应的原地各种运球的基本动作技能。
第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篮球运球的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努力使95%以上的学生全力投入篮球运球的项目活动中。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鉴赏能力及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第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基本运球技术动作
难点:变换运球时手对球控制能力
第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为初中学生,虽然存在差异,但这些学生对篮球项目都有着一定兴趣或希望自己在篮球运动中有所发展,同时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自学能力。因此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第六,教法和学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第七,教学过程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可将本课教学分为引入情境阶段、激发动机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总结整理阶段。
(一)引起注意阶段: (4分钟)
1课堂常规 ,包括正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2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激发兴趣阶段: 热身阶段 (2分钟) 绕篮球场慢跑2圈。
关节活动:1、头部运动 4*8拍 2、肩部拉伸 4*8拍
3、手腕、踝关节运动4*8拍
(三)新授知识阶段: (20分钟)
1、原地运球
2、指出重点与难点。
1、教师讲解、示范各种运球技术动作及注意点。 2、学生分组结合球做有球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学生代表做正确示范 5、查看课堂反馈意见
6、如有反馈意见及时召集学生作进一步讲解并继续分组练习 7、安排各组进行展示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
(四).兴趣提高部分:分组展示 (10分钟)
小组长牵头,选择适合本小组的运球技术作小组集体展示,要突出有新意
目的:同学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让学生在游戏中灵活运用所学的技术,体验篮球带来的乐趣,放松心情。
(五).恢复调整阶段 (4分钟)
1、边做好放松练习,边总结本课的教学效果。 2、宣布下次课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3、安排归还器材。
第八,场地器材:
室外篮球场2片,篮球40个。
第九,预计教学效果
练习密度预计:35 % 运动量预测:平均心率110次左右,最高175次左右。 学生对篮球本身兴趣比较大,因此学生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参与程度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