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精华】说课稿模板集合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纸船和风筝》是本册入选的新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有关友谊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可是,就因为一件小事的争吵,象征着友谊的纸船和风筝不见了,两个小伙伴也陷入失去友谊的痛苦中。最后,他们终于鼓起勇气,再次向对方伸出了友谊之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找回了这一段真挚的友情。

  整篇课文以情为主线,表现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时的快乐,闹别扭时的难过,失落,以及云开雾散时的兴奋,激动。把真挚的友情在字里行间表现得真实感人,是学生体验情感,训练语感的一篇优秀文本材料。根据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阶段目标以及本篇文本的特点,本节课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2,读中体验情感,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受到情感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重视情感体验,在朗读感悟文学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本篇课文的动人之处恰恰就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感悟小伙伴失去友谊时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方式和感人场面,还是有难度的。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以及本篇课文的特点,我尝试采用体验教学的方式,通过批文入情,朗读感悟,让学生自主感悟体验,达到体验情感,形成语感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教师始终是学生体验活动的一个组织者,一个促进者和一个平等对话者。

三,教学程序:

  分为三部分:

  (一)复习生字,谈话引入新课。上课伊始,通过小松鼠送来纸船和祝福创设情境,既复习了生字,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受到礼物和祝福的快乐,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自然地引入新课的学习。

  (二)入情入境,朗读感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情,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的具体教学策略是这样的:

  保证充分的阅读。批文入情的过程,就是深入阅读,充分思考,逐步领悟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学生独特的感悟,丰富的体验才会源源不断地生成。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中,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去品味,去感悟。例如,在学习1—6小段时,让学生通过自读感悟,小组交流朗读,配乐齐读等多种读书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生成自己的体验,体会小熊和松鼠相好时的快乐。

  营造体验的情境。情感是最具有情境性的心理活动,要让学生体验松鼠和小熊快乐,失落,痛苦的情感,引发学生相应的体验,就要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角色。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通过多种途径创设情境:如,绘制图片,画简笔画,展播课件,配乐朗读渲染气氛,教师语言的描述等。

  (三)联系实际,迁移运用。对整篇课文的朗读感悟之后,老师读一封来信,引导学生给信中的小伙伴回信的同时,运用本课对友谊的感悟和体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更加深对友谊的理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好:

 一、问好

  我是小学科学组的三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果实累累的季节》。

 二、总括语

  我将从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具体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三、教材分析

  对教材的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请允许我谈一下对于教

  材的理解。本课选自大象版小学科学三年里第三单元第二课。本课主要讲述了果实及其分类,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秋天有了感性的认识,所以本课起着承上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新课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果实及其分类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多角度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结合三维教学目标,我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果实和了解果实的分类。

  本课的难点是培养科学意识。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学情分析

  本阶段的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并且乐于思考敢于表现,但是生活经验较少,所以我们得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

  六、教学教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就和种花木一样,要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与施肥和浇水。这叫

  因材施教,所以我将打算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中要加强和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为自己和学生准备了以下教具:各种水果和蔬菜,水

  果刀,果盘等。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我将打算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

  法。

  七、教学过程

  以上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教学过程更好的呈现。

  首先是我的第一部分:激趣导入。在上课伊始,我会展示春夏秋冬几组图片,分别问学生:

  这些季节都有什么样是特点。学生回答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夏天是炎热的季节,冬天是

  飘雪的季节,那么秋天呢?秋天是硕果累累的季节,以此来导入我们的主题,果实累累的季节。

  这样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思考。

  接下来是我的新授部分,我的新授部分为两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认识果实,首先我会在ppt中出示各种水果的图片,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说出水果的名称,帮助其回忆和强化对各种水果名称的认识。

  接下来我会请出两位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学生带领其他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做游戏,通过闻、摸、看、尝等方式来分辨实现准备好的水果,对分辨最准确的学生提出表扬。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第二个环节,我会问学生,大家吃过的水果中有哪些是果实大家知道吗?引导学生探究什么是果实,大家想不想知道水果的内部是什么样子,并询问学生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看到水果的内部,引

  导出有横切和纵切。

  接下来我会同学分组做实验,由于实验会用到刀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会走下台引导和指导。实验结束后我会提问学生,总结得出果实的共同特征:都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接下来是我的巩固练习环节:我会让学生佩戴各类水果的配饰,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让佩戴苹果头饰的学生来找是同类果实的朋友,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掌握知识,寓教于乐。

  在此环节结束之后,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总结一下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我们今天认识了各类水果以及什么是果实。

  接下来就是我的作业环节,让学生回家采集西瓜的种子,这样可以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带入到生活中。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一个微型的教案,我的板书简洁明了,在黑板的正上方是

  我们的标题,在黑板的中间是我们的今天的主要内容,什么是果实,在左边是我们的各类水

  果名称,在右边,我会留一部分留作业。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