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拓展课程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回顾拓展课程的说课稿

  导语:“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以下是小编整理回顾拓展课程的说课稿,以供参考。

一、说教材

  《回顾·拓展三》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板块:“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课外书屋”。 “交流平台”板块以回顾两方面的内容为主,即本组课文所记录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和本组课文写法上的特点;“日积月累”板块供学生积累的是叶挺将军于guo民党监狱中用生命和热血写成的一首诗《囚歌》;“课外书屋”板块为学生推荐的是革命题材的诗歌和小说。

  三大板块的内容均紧扣本单元单元主题“牢记先辈与英雄”,旨在追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展现革命志士的理想信念,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探寻语言文字应用规律,领悟革命文化的内涵,并使阅读积累成为一种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人教版教材以单元整合为编排特点的编写体系,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交流,“回顾·拓展”理所当然就是由课内通向课外的一扇窗户,它使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边回顾边拓展,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为此,我将《回顾·拓展三》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习课文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通过学习《囚歌》,重温革命英雄的感人事迹,积累革命诗歌。

  3、通过推荐好书《红岩》,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了解哪本小说,或者小说中的哪个情节,哪个人物形象,借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革命题材小说的兴趣。

  交流平台这个版块是本组“回顾·拓展”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整合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是难点,而且在交流表达时还要说出观点,说清条理,在交流课文的表达方法时还要举出例子来说明,实属不易。

三、说结构

  与高年段其他各册教材相同,本组“回顾·拓展”中的内容与导语呼应,为学生总结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提供平台。引导学生在一组教材的学习之后,交流收获、体会,以渐渐悟到读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反思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在“回顾·拓展”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复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课文,使学生既能从中学习语言,又能陶冶情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另外,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仍然应放第一位,在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典的革命文学作品的同时,逐渐使学生积累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自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优秀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我将“回顾·拓展”的教学过程基本设定为“复习感悟——习得方法——阅读实践”三段式结构。

四、说教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

  1、强化主题探究法。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很有教育意义的,而且主题十分明确,所以我尝试在课始创设一种情境,帮助学生迅速深入单元主题的思想,进行整体感知,让人物、人物的品格在自己的头脑中构成画面,从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交流。

  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对本单元课文已经学习完成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已经能将几个独立的故事整合到一起,能将不同的人物形象集中起来分析。朱熹说:“读书不可只是在纸上推理义,须反就自身上推究。”入情入境的体验与交流就是一种最好的探究。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思想情操。

  2、表达方法梳理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平台这个版块进行研讨性学习,梳理文章中的表达方法,对已经知道的知识进行新的有意义的重组,进而激活学生自身潜在的创新意识.。

  当然,带领高年级学生学习每一个单元的回顾拓展专题,都要根据年段学习目标,既对人文内涵给予充分关注,又要注意总结、归纳读写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情感熏陶和方法习得两方面均有获益。特别重视将所积累和习得的各种学习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

  3、诵读积累赏析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充分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充分地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得到熏陶。作为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教学,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有机会读、有时间读、有情境读是我设计的初衷,比如用各种形式个别读,轻声读,配乐读……反复地读诗句,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情感,感悟其主旨,达到与文本、作者的共鸣,从而顺其自然地将诗句诵记于心。

  4、拓展延伸内化法。

  俗话说:“厚积才能薄发”,语文学习没有捷径,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要充分结合“课外书屋”之类的窗口,把学生引进更广阔的阅读世界,体验阅读的幸福,感受成长的快乐。

五、说学法

  得法者事半功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组“回顾·拓展”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合作、探究: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具体表现在交流环节,如先在小组内合作,自学探究,再小组汇报,然后交流展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全班同学共同解决。当然,在合作探究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和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有效性。

  2、预习查阅资料法:搜集和处理信息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素养。根据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也促使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事业,帮助积累。

  3、古诗诗句的理解方法主要有:诵读法、情境感受法、查注释资料法、联系上下文理解、换语序、补省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