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认识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角的认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基本特征,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且对锐角、直角和钝角有了一个表象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让学生转动活动的角来认识平角和周角,从中体会到各种角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新课标对本单元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认知水平的理解,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认识角,知道平角和周角。

  2、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不同类型的角的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探索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身边的事物来探索有关知识,从中体会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各种角,特别是周角和平角。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开展探索性活动。

  有效地数学学习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而是有目的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杜威说过:"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但是决不能按住马头让它喝水。"这句话道出了教育教学的灵魂,那就是让学生快乐体验,自主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三、反馈应用,当堂达标;四、课堂总结,完善新知。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课本《繁忙的工地》情境图,看图找数学信息,从而引出有关的知识,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创设这样简单有趣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

二、引导探究,构建新知

  1、做一做

  请同学们用活动角自己动手旋转出自己喜欢的角,然后沿着活动的边画出来。

  2、说一说

  请同学们上台展示自己创造的角,说清楚创造的是什么角,并怎样旋转出来的。伴随着学生演示与师生的同步互动,让学生呈现用活动纸条做成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象形图与数学图,并同时探究每种角的特点。

  3、找一找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我们的周围找一找,有哪些物体隐藏着什么样的角。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角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4、画一画

  首先引导学生画出比较熟悉锐角、直角、钝角,然后让学生充分交流,画出平角和周角,并用符号弧线来表示旋转。

  5、表示角

  在学生学会如何画角后,然后学习角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分每一个角,通常我们要用数字给每个角作编号。

  这一过程的设计,在老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形成知识、体验知识、参与过程,培养学习能力;同学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三、反馈应用,当堂达标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实践和应用,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技巧性练习,尽最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并通过教法、学法的使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基础性的练习题是课后角的连线题和钟表上角的认识,技巧性的题目是课后数角的个数,并做到不重不漏。

四、课堂总结,完善新知

  今天我们学习了角,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有关角的知识吗?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回顾。然后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角的各种图片,使学生进一步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板书设计力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板书各种角的名称,以及角的图形和角的表示。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体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学中注重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实践,亲身体验,主动探究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体现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以落实和发展。

角的认识说课稿(二)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2、说教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折纸、制角、画角、比较角的大小等活动,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