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七、教学设计分析

  课前活动与探究: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分组预习本课内容,进行活动与探究:

  1、课前预习必修3 P90—94的内容,构建出本课知识结构。

  2、分小组搜集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要求:与同学们生活贴近;与本课内容有关;可以是音像、图片资料,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参加文化活动的相关资料等等。

  3、小组内筛选资料,并制作成相关形式(如幻灯片、小品等)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导入新课:(温故而知新)

  利用上节课学过的知识“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导入新课。(由于当前我们的文化生活有“喜”也有“忧”,这就需要我们在文化生活中采取辩证的态度,正确辨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由此导入第二框,即在文化生活中要学会选择,努力选择进步的、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拒绝和抵制落后腐朽的文化现象,唱响主旋律。)

  讲授新课:

  课堂探究活动Ⅰ:

  由学生分小组展示他们课前收集到的我们文化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类出我们文化生活中的健康文化现象和不良文化现象,引出第一目:

  (一)阳光下的阴影:

  1、表现:落后文化、腐朽文化蔓延,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

  2、要求: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二)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课堂探究活动Ⅱ:

  列出表格,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完成

  含义(表现)危害措施

  落后文化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腐朽文化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存在原因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导致的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

  ④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诱发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等现象。

  黑板上列出表格,抽四个学生上黑板分别从含义、危害、措施、存在原因方面完成黑板上的表格,其余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自主完成,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点评黑板上所完成的内容,其余学生由同桌交换互评。

  课堂探究活动Ⅲ:

  讨论:我们四个小组收集到的不良文化现象中哪些是落后文化,哪些是腐朽文化?

  (教师引导学生从含义、表现、危害、措施等方面进行区分。)

  (三)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

  1、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 :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客观上要求加强社会主义建设。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们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这里主要引导学生分析清楚为什么占据主导地位,采用关键词记忆法。)

  (2)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引导学生分析对待不同文化采取不同的态度:发展什么,支持什么,改造什么,抵制什么,抓住关键词记忆。)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根据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力求使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更好地整合。

  课堂小结,使知识网络化: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再与课前预习时所构建的知识结构进行对比,找出自己在预习中容易忽视的知识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练习巩固:(练习针对文科班和理科班的要求分别设置,并在练习中穿插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1、单选题。(文理科通用,历年各地高考题中筛选)

  2、非选择题。(文科班适用)

  “传统习俗”等于“落后文化”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高考真题的训练,使学生多接触高考题,熟悉高考题的模式,为以后参加高考做准备,针对高二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练习应尽量分层次,既有体现基础知识的题,又有提高的题,既可以使绝大多数学生得到训练,又能满足层次较高的学生的需求。

  板书设计:

  1、文化市场复杂性

  (一)阳光下的阴影

  2、要求

  1、落后文化 危害、措施

  在文化生活 (二)提高眼力, 2、腐朽文化 含义、表现、 (重点、

  中选择 拒绝污染 难点)

  3、两者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1.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三)奏响主旋律

  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板书设计要体现课文的主干知识结构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总结:

  各位评委,本节课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并结合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采用“活动——发现——发展”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而是延伸至课外。通过课前的小调查,课堂的小组协作,课后的小结反思,构成一条由知识到觉悟的完整学习线索。力求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说课稿】相关文章:

1.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案

2.《生活中的负数》说课稿

3.生活中的比说课稿

4.《生活中的数字》说课稿

5.生活中的概率说课稿

6.《生活中的旋转》说课稿

7.《生活中的比》说课稿

8.未来道路我选择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