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说课稿(2)

时间:2021-08-31

  小技巧:小组代表若回答得好,有权指定下一轮发言的同学,若回答不上来也可跨组向现场班里他所信任的同学求助。

  (1、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在讨论、探索中得到理论概括能力的提升2、将这种有点类似于“开心辞典”式的发言形式应用到课堂中,有利于将一贯显得较为严肃、带有检查式的发言活动游戏化,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因发言而带来的紧张情绪。实践证明,课堂效果确实也是非常好的,有趣的是许多学生一下子由过去的被动发言,变成主动发言了,这也许就是“游戏化”所带来的好处吧。)

  4、质疑与互动。

  通过上面三个环节的完成,应该说学生对意象艺术的表达语言、表达意图等已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了,这时老师提供部分画家背景资料,让学生运用他们所掌握和了解到的知识,对(1)《星月夜》(油画凡高)、(2)蒙克《呐喊》(油画1893)两幅他们所熟悉的名作,做较为全面的解读,并带着具体的问题与老师做直接的互动讨论。从而回答课本中所提出的“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式怪异?”的问题。学生有了前面几个环节的铺垫,这个阶段学生的认识,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懂得从美术作品的表达语言上去解释作品了,如扭曲的线条、夸张的表情、浓烈的色彩等,而更多地已经能从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上去理解意象美术作品的深层含义了。如:《星月夜》的画面实际上是凡高的一种幻象,他所看见的夜空就是一个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慧星的景象;整个天空陷入到一片黄色和蓝色的漩涡之中,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恐怖。《呐喊》一直是蒙克引以为豪的作品,画面中这个骷髅般的人,双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条不知来回的公路上拼命呼喊,血红色的蛇卷般的天空强化了骚动不安的情绪。正如蒙克自己所描述的:“只有一个疯子才能画出这样的画,这血红的色彩就是呼喊。”

  图5、《星月夜》 图6 、《呐喊》

  (这个环节是学生一个提升与拔高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高了,不再只是泛泛而谈,而是要懂得结合老师所提供的相关背景资料,对具体作品进行较深层、全面的剖析,从而学会怎样真正去读懂一幅意象美术作品,这种带着明确目标的解读与讨论,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同时也体现了教学上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求。)

  5、巩固与想象

  课堂的最后阶段分成4个部分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以及进一步考察学生对意象艺术的理解、活用情况。

  (1)通过几道选择题的做答,巩固对意象艺术的理论层面上的认识。

  例如:以下描述中,和意象性美术作品特征不符的是:

  A.凡.高的作品《星月夜》

  B. 具有情节性、叙事性

  C.背弃古典传统

  D.超越时空、形象、现实的限制

  E.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占主导地位,根本只为本质的揭示世界的真实

  (2)展示15-20幅的各类有关具象、意象、抽象的图片,让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筛选,挑选出属于意象艺术的作品。

  (3)“如果你们都是伟大的艺术家,试着把你们所看到的其中这些不属于意象艺术的作品,变成意象美术作品,你们会怎么改变他们的面貌呢?” 老师将这个带着极大的自由发挥与联想空间的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同样以四人一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到台前简单地画出图例,阐述自己的想法。

  (4)学生带着对这堂“意象美术”课的理解,课后完成一副自己所喜欢的意象美术作品,并将优秀作品在学校艺术节期间展出。

  (在“巩固与想象”的最后收尾环节,通过做题答题、比较筛选、想象创作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创作的热情,并寻求集中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这对学生来说一定会是一个难忘的艺术体验。)  教学反思

  (1)这堂课的教学思路和设计,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得到较好地贯彻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得也很活跃,特别是在最后的“巩固和想象”阶段尤为积极,争先恐后得想去表达自己对画面独到的见解,画起说明图例来更是形式各异,甚是有趣,充分表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唯一让自己觉得遗憾的是一堂课的时间实在很有限,有些教案中所体现的环节,不得不缩短时间,从而在操作中显得不够“丰满”,另外图片资料还可以更丰富些,让学生可以浏览到更多优秀的意象美术作品,开阔他们的眼界。

  (2)应该说要通过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来完全讲清楚意象美术作品的语言、观念、形态等问题,又要使学生听得懂,觉得多而不繁,杂而不乱,确实是感觉很有难度的,其实无论是什么知识都是环环相扣的,所以这堂课总体还是选择了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渐进式教学法,层层推进(比较导入——知识回顾——技法讲解——内心感悟——知识巩固——拓展练习),力图让学生听得明白,想得清楚,我觉得只有这种逐渐深入和提高的过程,学生才能做到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实现一种自觉的理解。

  (3)我觉得为了能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好好读懂几幅意象美术作品,在课堂上我们对作品的讲解,应分成“精讲”和“泛读”两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比较偏“精讲”,一节课下来学生所能了解到的作品非常有限,而有的老师则比较注意“泛读”,一味地只强调所谓课堂的信息量,疏不知学生本来水平就有限,在这些大量的作品面前,已经是晕头转向,结果老师对所有作品又都仅仅只是泛泛而谈,甚至不谈,一带而过,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信息,看了大量的画作,但永远都是雾里看花,一问他们还是什么都不懂,对作品的评断还是“挺好看的”或则“不好看”,为什么?很简单,因为老师只是让他们看了,但没有告诉他们怎么看。因此在这堂课上,从开始就力求从“精度”到“泛读”再到“精度”的循环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有得看”,关键的是要解决让他们知道“怎么看”的问题。当然要想真正要做到消化和理解,很大一部分还需要学生自身,通过课后的自我学习和完善来完成了。  (4)我校作为重点中学,学生的综合水平不可谓不高,但从学生讨论、发言的情况看,学生的语言表达总体上还是显得较为匮乏,对美术与文化知识的联系缺少应有的认识,往往只能阐述一些很片面的看法或总是重复地使用相同的形容词,如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其实作为一名21世纪的高中生是不应该的,这只能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科本位的形式较多,跨学科的联系相对薄弱,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要不又从何谈起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