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学设计范文(3)

时间:2021-08-31

四、拓展,品出“钓”中情

  1、师:我们刚才反复吟诵,不仅读出词中画,还读出了词中人,但还不够,还要读懂作者的内心,走进他的心灵深处。课前老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张志和,皇上爱其才,封官又赐名,张志和心性耿直,后来他因得罪了权贵,被免去官职,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他讨厌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这首词也是采用渔歌子的词牌写的。(出示古诗:全班读)

  2、师生和诗:

  师:同学们,先自由的读一读,哥哥在劝弟弟干什么?(快点回家)这样吧,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我来催催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用词中的语句来回答。认真听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由慢到快)

  生:不须归。师:且须还!生:不须归。师:且须还!生:不须归。

  师:好一个“不须归”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 生:哥哥,因为这里景色太美了;我不想去做官了,这里生活那么舒服,不用跟那些官场上的人争斗了;看到那些官场上的人那么明争暗斗,我实在不想跟他们一起,在这里,我天天在钓鱼,多舒服啊。) 师:正因为张志和做到了“心志平和”平和,所以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

  3、齐读《渔歌子》,回归主题,升华诗情。

  假如你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

  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渔歌子)

篇三: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认识 “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会写“塞、鹭、笠”。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诗词内容,通过想象,由词到画,感受到江南风光的画意诗情;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4、学生感受古诗词之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江南的诗情画意;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

学法渗透:

  通过此课,让学生意识到,诗词可读,可画,可唱。结合课文拼音、注释,想象画面、联系作者生平和已学诗词是学习诗词的好办法。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听老师们说,咱班是个非常优秀的班级,我想来自这个班的孩子一定是群优秀的孩子,我可以这样理解吗?(生:可以)一定是群会学习的孩子,是吗(生:是)。老师看出来了,从你们端正的坐姿,热情的眼睛,微笑的脸庞。老师喜欢你们!我也可以认为你也喜欢我吧?(生: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

  师:请同学们静静的听一听,这样优美的音乐将把我们带入世外的意境,你仿佛看见了些什么?

  2、交流感受。

  生1:我仿佛看见了蒙蒙细雨中有人在欣赏美景。

  (师:你想到了画中的人)

  生2:我仿佛看见在如诗如画的江南,有个牧童正在放牧,他骑在牛背上,悠闲的吹着短笛。

  (师:你是用心在倾听)

  生3:我仿佛看见在一座绿意盎然的山顶,有几个人在哪儿喝酒吟诗,他们讨论着如何把这美丽的景色用诗歌记录下来。

  (师:你已经和音乐相通)

  师小结:一段好的音乐令人回味,一段好的文字也能这样,从这段文字中你仿佛又看见了什么?

  3、教师配乐范读。

  4、交流感受。

  生1:我仿佛看见美丽的江南有青山,有绿水,有游鱼,还有钓鱼人。

  (师:你是用心在读这段文字)

  生2:我仿佛看见了美丽的江南,吹着风,下着雨,有一个人在溪边钓着鱼,很快乐的样子。

  (师:你是用心在和这段文字对话交流)

  5、出示教学内容,板书课题。

  师:刚才我所读的这段文字正是唐朝著名词人张志和写的《渔歌子》,他一共写了五首,我们今天要学的是其中的第一首。张志和不仅是一位词人,更是一位画家,当他被贬官以后,再也无心官场,于是流落江湖,在江湖当中去感受湖光山色,因此他的作品词中有画,画中有景。那我们就一起走进张志和的词中去领略一番。

  (设计意图: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让学生尽情地徜徉在古诗词中,诗意地栖于课堂。所以我在上课伊始营造了一种学习诗词的美好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诗词的语言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词,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

  (师:同学们也能像老师一样有滋有味的读下来吗?)

  生1:……

  (师:你读得非常的熟练)

  生2:……

  (师:你读得有点点快)

  生3:……

  (师:你读得真棒,读出了词的味道了)

  2、师小结:词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呢?词过去是用来歌唱的,所以它更讲究音乐感,讲究快慢缓急,讲究轻重变化,每个字都好像在乐谱中一样,不要太快,太快了词的味道就没有了。

  3、指名再读(感受词的味道)

  4、齐读。

  (设计意图:朗读在诗词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本环节要求学生先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再到教师范读后的有板有眼。设计了多次不同的读,每次读都有明确的目的,力求做到读得有层次有提升。)

  三、走进文本,精读感悟

  1、思考:你从这首词中看到了什么?

  (师:有人说诗词能够言情,也就是说能够表达一个人的感情,诗词言志,能够表达一个人的志向,诗词很多时候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幅画,从这首词中你看到了什么?)

  2、师生交流。

  生1: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

  生2:箬笠、蓑衣、渔翁

  3、师生共同回顾本首词所描绘的景物。

  (师:这首词描绘了西塞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斜风、细雨、箬笠、蓑衣以及隐含在画面中的一个钓鱼的渔翁)

  4、了解词的内容

  (师:同学们,诗词的语言很精练,他能够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意思,这首词也不例外,他写了这么多的景物,却没有给我们描绘出他们的颜色、姿态,我们能不能给他添上颜色、姿态。)(生:能)

  5、出示课件,小组内合作讨论。

  ( )西塞山 流水( )

  ( )桃花 白鹭( )

  ( )箬笠和蓑衣 鳜鱼( )

  ( )斜风

  ( )细雨

  (师:同学们可以补充在前面,也可以补充在后面,可以补充颜色,也可以补充姿态。要不要大家交流一下。)

  6、师生交流讨论结果

  生:(高高、碧绿、绿的滴下来、又高又翠、高大)西塞山

  生:(粉红、鲜艳、火红、盛开、千姿百态)桃花

  生:(青绿色)箬笠和蓑衣

  生:(轻轻、微微、细细)的斜风

  生:(温柔、绵绵、细细、毛毛、柔柔)的细雨

  生:(清澈、哗啦啦、花花)流水

  生:(肥肥、肥美、自由自在、活泼)的鳜鱼

  生:(雪白、飞翔、翱翔)的白鹭

  7、了解词的意思

  (师:刚才同学们对这些景物和姿态进行了描述,能不能把这些景物和颜色送到词中去,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

  8、学生自由讲述词的主要内容。

  9、指名学生讲述诗词的主要内容。

  (师: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词描绘的画面展现出来,谁来试一试。)

  生1:……

  (师:你也许和他说的不一样,但会和他一样精彩。)

  生2:……

  (师:你描绘得非常的准确,把我们带入了词人的所描绘的画面)

  (设计意图:本首词虽然只有27个字,但语言朴素生动,意境优美,就是一幅画。人们常说“意境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我想如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教师也是可以让这种诗情画意变成学生生动的语言流淌出来。我通过让学生读文和想象,由词到画,感受江南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10、用一个词概括江南的景色。

  (师:如果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这里的景色,你会用个什么词?)

  生1:千姿百态

  生2:景色宜人

  生3:景色优美

  11、讨论: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江南?

  (师:这里的景色真是太(生:美了),美得像(生:一幅画),但我还对美丽这个词有点不满足,因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美,比如说北国的千里冰封的美,南国的椰树、大海的美;比如柳叶湖的烟波浩渺的美,太阳山鸟语花香的美。春天有春天的美,夏天有夏天的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的美,那么江南的春天又是怎样的一种美,也就是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江南?)

  出示课件:()的江南

  12、师:你可以用我们学的这首词的某种事物的颜色来形容,也可以用其它的词。 生:(碧绿、五彩缤纷、宜人、桃花遍地、溪水潺潺、青山绿水、粉红、多姿多彩、湿漉漉)的江南

  13、回顾已学过的描绘江南的词。

  (师:这就是江南,这就是江南独有的美,那么景色宜人,那么多姿多彩,这样美的江南,人人都喜欢,不仅张志和喜欢,还有个有名的诗人叫白居易吧,他也写了一首有名的词叫《忆江南》同学们会背吗?)

  (设计意图:适时地渗透已学的有关江南的古诗词,以词解词,把诗词的教学推到了一个较高的境界,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江南景色的美,诗词意境的美。)

  14、指导背诵。(齐背《忆江南》)

  (师:这么美的景色不应该停留在文字上,而应该通过我们的语言传递出去,从你的表情上,从你的眼神中让我感受到这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来让我们来读一读。)

  15、齐读,感受词的意境。

  (师指导:请同学们用清亮的声音,读出诗人的悠闲与悠然。)

  16、理解诗歌意境,思考:如何感受到渔翁的悠闲自在?

  (师:我们刚才看到了这样一幅美丽的景色,除了景色外,文中还隐含着什么?(生:一个人),那么,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生;悠闲自在、悠然自得)师追问:怎样感受到渔翁的悠闲自在?(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17、本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师:诗人不怕微微的风,不惧细细的雨。在溪边垂钓不愿意回家。那么此时词人有着怎样的心情?)

  生1:快乐:

  生2:轻松愉快

  生3:舒服

  生4:喜悦:

  18、了解古代诗词景物寄托人物心情的写作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这些词在文中有吗?(生:没有)那你是如何体会到的?)(生:作者笔下的景物)师追问:作者笔下的景物真的能表现人物的心情吗?

  19、课件出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20、提问:这首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1:孤独

  生2:失落

  生3:伤感

  21、师追问: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诗人的孤独、失落、伤感?

  (师小结:看来词中的景物能够表现人物的心情,这个同学给我们的启迪我应该记住,同学们也应该记住。)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古诗词是通过写景来表现人物的心情的这一写作特点,同时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词的魅力)

  22、再读课文,让我们再次体会词人的悠然自乐,自由自在。

  (师:词人岂止是不须归,简直是不思归,简直是不愿归,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进词人内心世界,去感受他最真实的心跳。)

  23、配乐读

  (设计意图:层层深入的朗读训练设计突破了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