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篇三:《玲玲的画》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要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从而告诉我们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内容浅显,一读就懂。但现在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遇到困难就退缩了,只知道大哭大叫,或去求助爸爸、妈妈、他人,不知道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困难。这篇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就遇见过这样的事或类似的事情,他们会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有所启发。

教学思路: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如果按照课文的写作思路也就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顺序来教学,课文就会被肢解得很零碎。所以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开篇就理清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线,让这根线串通整节课,然后在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人物情感的变化展开教学。在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把自己转换成文中人物角色的办法去思考问题,展开想像,练习表达。通过深入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拓展阅读相关内容的文章,以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类似的事情和自己的处理办法等谈感受,培养学生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端详’、“动脑筋”等比较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2、抓住课文中人物的情感线索,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3、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端详”“动脑筋”两个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玲玲的画》。(出示课件)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词,现在老师考一下,看谁读得又准又快。(出示课件)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了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情。)

  板书:画弄脏了——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二、探究体验,抓住重点句,层层深入,研读课文。

  1、各小组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描写玲玲心情的句子。

  出示课件:1、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这幅明天就要参加评奖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

  2、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玲玲满意的笑了。

  同学们齐读这三句话。 玲玲的心情从“满意”到“哭了”再到“笑了”,是什么原因使玲玲的心情发生这样的变化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2、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出示课件: “玲玲满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指名读。

  (1)玲玲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从哪个词看出玲玲对自己的画很满意?(端详)

  (2)“端详”是什么意思?(“端详”就是仔细地看)

  (3)玲玲是怎样仔细地看?(满意地仔细看)

  (4)现在同学们也来当玲玲,也满意地端详端详。

  (5)谁能读出玲玲的满意?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3、就在这时,爸爸又在催了。(出示课件: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

  联系生活实际,指名表演催。

  真是位关心孩子的好爸爸,谁能带着对女儿的关心再来催一催呢?(指名读,齐读) 过渡:在爸爸的又一次催促下,玲玲说——(出示课件:好的,我把画笔收拾一下就去睡。)

  4、过渡:就在这时候,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出示课件: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下??)

  (1)指名读。(师演示画笔叭的声音掉落的动作)

  (2)请你们认真读一读这段话,找出这句话中表示声音的词。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

  词,你还知道哪些象声词?(小狗叫—汪、敲门声—咚、春雨—沙沙)用象声词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3)此时你是玲玲,心情应该是怎样的?(伤心,难过、着急)谁来用这种语气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小组读。板书:哭

  过渡:哭声惊动了爸爸,爸爸放下报纸问(出示课件:怎么了,孩子?)。

  全班同学一起问问——“怎么了,孩子?”

  5、学习第6自然段

  过渡:画脏了就脏了呗,哭什么啊?再画一张不就行了吗?(出示课件: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此时玲玲的心情如何?(伤心、着急)指导学生读好玲玲说的话。

  6、学习第7自然段

  过渡:那玲玲后来是怎么做的?(玲玲在爸爸的启发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小花狗)

  (1)爸爸是怎么启发她的?(出示第七段)仔细听老师读第7自然段。用“—”画下来。

  (2)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该画什么呢?(爸爸希望玲玲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3)从爸爸的这句话中,你体会到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爸爸是一个会教育孩子的人、遇事冷静的人)

  7、学习第8自然段

  过渡: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是怎么做的呢?仔细听老师读第8自然段。用“” 画下来。

  (1)(出示第八段)从玲玲想了想,你能看出什么?(说明她在爸爸的启发下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2)如果你是玲玲,你会想到哪些办法?(画只小花猫,画双小拖鞋,挂件衣服??) 板书:笑。

  8、 学习第9自然段

  过渡:爸爸针对这件事是怎么教育玲玲的呢?(出示第九段)指名读,齐读爸爸的话:“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这里的坏事、好事各指什么呢?(坏事指画被弄脏了,并不是违纪违法之类的坏事。好事指把弄脏的地方巧妙地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狗,并不是助人为乐之类的好事。)

  板书:坏事,好事。

  (2)坏事变成好事的关键是什么?(板书:“动脑筋”)

  (3)是啊,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请同学们用心再把爸爸的话默读一遍,把它记在心里。

  9、通过爸爸的指点,通过玲玲自己的独立思考,她的画得了一等奖。我们一起来祝贺玲玲。齐读。(出示课件第10自然段)

三、拓展阅读,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比如:1、下课的时候,新买的衣服不小心被钉子钩破了,露出一个洞。

  2、美术课下课了,你刚画好的画给弄脏了,出现了黑色的点点。

  3、向同学借书看,可是不小心把他的书给弄破了。 在破的地方缝补上一朵美丽的小花;可以把黑色的点画成蜻蜓,画成蜜蜂;弄破的书,可以用透明胶带进行补救。

四、分角色读全文,深化文章主题思想

  分角色读全文。请男同学来读爸爸的话,女同学来读玲玲的话。(练习朗读,读出角色特点。)

  五、总结: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如意的事,她在爸爸的指点下,通过动脑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以后,我们再碰到类似的事,应该怎么办呢?对,大家一定要记住——(引导学生读课后的“读读抄抄”,鼓励背诵)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哭 笑

  画弄脏了 画了一只小花狗(得奖)

  动脑筋

  坏事 ———————— 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