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三篇(2)

时间:2021-08-31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二)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能正确读写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小艇的写作方法。

  3、领会抓住事物特点写的表达方法。

  4、了解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小艇的形态美。

  学习重难点

  1、从几个方面介绍事物的写法;

  2、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收集图片,相关的经典名篇名句,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用水文化导入课文(5分钟)

  板书:水。

  问:同学们记得老子在道德经中是怎样描述水的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在《老子》书中,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水是“万物之本原”,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尼罗河流域孕育了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孕育了巴比伦文明,长江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文明的故乡。

  同学们知道与水有关的神话?(大禹治水);

  与水有关的经典名著?(山海经、水经注、水浒传);

  带水字的绘画艺术种类?(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山水画);

  你可曾知道世界上的水城吗?(板书:水城)(学生回答后板书:威尼斯)

  意大利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的美称。她像一个漂浮在碧波上的浪漫的梦,诗情画意般的一座岛城,面积不到7.8km2,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般密布其间,401座桥梁纵横相连。

  同学们想,这样一座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会是什么呢?(板书:小艇)

  今天,我们就跟随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到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去看看这里的小艇。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大作家围绕“小艇”写了哪些内容呢?请翻开书的153页,根据自学提示读通课文。

  二、让学生自主诵读课文(30分钟)

  (一)初读课文,根据自学提示读通课文。

  自学提示

  1、读准生字的字音,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英尺 船艄 小艇 船舱 翘起 雇定 簇拥 哗笑 保姆 祷告 停泊 威尼斯 操纵自如 纵横交叉 手忙脚乱

  3、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记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

  艄:与“捎﹑梢﹑消﹑悄、梢”换偏旁记忆。

  艇:与“挺、庭、蜓、”换偏旁记忆。

  2.读词语,理解部分词义。

  哗笑:很多人说话并夹杂着笑声。

  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

  停泊:(船只)停留。

  操纵自如:指掌握和控制不受阻碍,很灵活﹑熟练。

  3. 本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很美!课文围绕“小艇” 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特点及同人们的关系。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做一做批注,然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回答板书。

  小艇的样子(形状美),人们坐在小艇上游威尼斯的感受(感受舒),船夫的驾驭技术(技艺高),小艇与威尼斯人们生活的关系(关系切)。

  2、威尼斯这样一个出门就坐船的水上城市,小艇成了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在作家的笔下变得如此美丽!作者是怎样表现美的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仔细品读,然后,把你的发现说出来与我们大家分享?

  3、根据学生交流相机学习课文

  学习课文第二三段(板书:比喻)

  小艇是什么样的?用"~~"标出。想想:课文用了怎样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小艇的特点)

  小艇样子奇特,坐在里面感觉舒适惬意。如果我们就与作者同行,你能通过读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吗?

  学习课文第四段(板书:总分)

  指名读课文,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标出。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用"( )"标出。

  讨论学习:(明确:课文先概括地写出在"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的情况下,船夫"总能操纵自如"。然后列出三种情况做具体说明,写出船夫的技术好。)

  自由读课文,判断这段是什么段落结构?可以怎样归纳段意?

  自学课文第五六段(板书:列举)

  出示提示,默读自学:(投影显示)

  * 课文写了哪些人坐小艇?人们坐小艇干什么?

  * 想象还有哪些人坐小艇去干什么?

  * 课文最后为什么要写威尼斯夜晚景色,这与小艇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

  集体讨论,明确:

  * 人们:商人﹑妇女﹑小孩﹑保姆﹑老人 去:做生意﹑郊游﹑教堂﹑看戏﹑回家

  * 关系:课文用威尼斯静寂的夜晚结尾,进一步衬托小艇的作用,说明人们与小艇的关系密切,整个城市的喧闹与静寂是以小艇的动与不动为前提的。

  马克·吐温笔下的《威尼斯小艇》用了比喻、列举和总分结构段落等写作方法,如此之美!法国作家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在写法上与课文有什么不同?

  (三)比较阅读,明确抓住特点把人的活动与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

  1、请默读第155页“阅读链接”。

  2、小结:细心观察,抓住特点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我们今后写作文也要做到这些,才能把作文写好。

  3.读过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心情怎样?(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三、为学生拓宽经典诵读渠道(5分钟)

  你知道在世界的东方也有一座美丽的水城,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这就是江南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东方威尼斯苏州1980年3月与意大利威尼斯结为姊妹城。

  在苏州,“山温水软似名姝,三山六水一分田。”“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楼三百九十桥。”大家知道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描绘的枫桥夜色在什么地方呢?

  下面,请大家边欣赏边诵读课文,力求能在课堂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三)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佳作,大家再课题——《威尼斯的小艇》。

  2、游览了威尼斯,你都见到了些什么? (石桥、古建筑、河道……)

  3、为什么作者在众多的事物当中,只选择“小艇”来写?回忆一下

  板书: 主要的交通工具 样子奇 技术好 作用大

  二、精读课文,体味写法。

  第一板块 感悟样子奇特

  1、第一步是感悟小艇的特点:

  通过说、朗读、感悟,了解小艇。板书:同一事物 不同特点

  2、第二步通过各种方法感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理解感悟三个比喻句,体会这种方法。(比作 “独木舟”,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比作“新月”,写出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比作“水蛇”,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好,可见作者描写得很精彩,让我们仿佛亲眼见到了小艇的样子。

  3、第三步是选择一种我们熟知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即堂写话,由读到写,读写结合。 小河

  过渡:你看小艇的样子是这样——奇特,坐在里面,又是那样舒适、充满情趣。这都离不开船夫的——驾驶技术,那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呢?

  第二板块 感悟船夫驾驶技术好

  1、分小组来讨论、研读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们从中学懂了什么?(可以在内容、写作方法上谈谈)

  2、师生交流汇报。(刚才在学习时,老师发现你们很认真,我相信大家肯定有新的发现吧!)

  3、结:真不错,我很欣赏大家能把文中的语句化为了自己的理解!你们理解得那么好,可以读得更好吗?

  4、边评边读: 板书 先总后分

  5、仿写 我们的大课间活动真热闹 同学们滑板的水平真高啊!

  第三板块 感悟小艇作用大

  1、自由读,说说作用大

  2、说说写写人们坐小艇干什么。

  3、体会第6自然段:

  小结:突出了小艇与威尼斯的关系密切,说明了小艇的作用大。人们的生活、学习、劳动都离不开小艇。这是威尼斯的小艇给威尼斯带来的独特的风情,使这个古老的城市变得更加迷人,更加美丽。

  三、总结课文,迁移训练点。

  1、到了这时,人歇了,船停了,城市进入梦乡了,可当第二天,曙光初露的时候,人醒了,船动了,威尼斯又开始活跃了,多么奇特的异国风光,多么难忘的威尼斯小艇啊!

  2 、感觉怎么样?拿起笔,把你心里最想说的一句话说或写出来吧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佳作,大家都被威尼斯的异国风情和作者精彩的描述所吸引了,的确,美的课文给了我们美的享受。世界是美的,生活也是美的!)

  3、其实,美的地方何止一个威尼斯,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小城镇,你们的家乡——台州市,也有吸引人的地方啊!能向老师们介绍介绍吗?课后,我们进行一次小练笔,练习抓住特点,向威尼斯的小朋友介绍你们家乡的风光,好吗?下课!

  四、拓展延伸

  1、背诵课文4——6自然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抄在摘记本上。

  3、写一写家乡的某处景或某个物,要写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