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优秀的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篇三:《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英德市第四小学 苏淑妍

  教材内容:

  《大熊猫》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介绍大熊猫的文章。文中一共有四个自然段,课文语言浅显易懂,描写形象生动。通过介绍大熊猫的可爱外形,小的时候和长大后的不同生活习性,最爱吃什么,以及大熊猫的珍贵和受欢迎,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形象跃然于纸上,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学生分析:

  1、大部分的学生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大熊猫,但是他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对大熊猫有一定的熟悉度。

  2、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初步的认识事物的能力,对一些客观的生活情景能进行简单的表述。但是,那些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要努力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帮助他们学习、感悟、积累语言。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正确情感和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全文。

  3、情感目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爱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有感情朗读课文。

  1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大熊猫的可爱,激发保护珍稀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以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扩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视野。

  教法学法:

  基于本课教材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变式教学法、动作演示及激励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实现与文本对话。

  教学流程图:

  教学程序:

  2

  3

  4

  5

篇四:大熊猫教学设计

  7《大熊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语文S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习性等特点,培养学生喜欢小动物 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并会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学习课文,了解大熊猫的外形、习性等特点,培养小学生从小喜欢小 动物的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课:教师口述或者课件展示:

  身穿黑白袍子,足蹬黑色靴子,

  戴副黑边眼镜,爱吃嫩绿竹子。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听写生字:巴 爪 皮 黑 双 许 动 全

  评价:(同学们真棒,如果生字能写的再工整一些会更好)

  2.组词:(出示课件展示:组词)

  一、生字识记并组词:

  巴( )许( )

  皮( )黑( )

  动( )全( )

  双( )爪(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色( )瓜( )

  午( )又( )

  波( )云( )

  里( )会( )

  评价:(同学们的记性真棒)

  二、学习课文,赏析课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熊猫》这篇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大 熊猫的特点呢?

  (1)师:安排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批改部分同学的听写。批改后简单评价。

  (2)初读:(出示课件展示:初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学生读书体会和阅读效果。

  这是一篇介绍( )的文章。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介绍( )是动物园最吸引人的动物。 第2自然段:介绍大熊猫可爱的( )。

  第3自然段:介绍大熊猫( )的时候和长大以后不同的生

  活习性。

  第4自然段;介绍大熊猫( )

  三、学习课文第2 自然段

  过渡:大熊猫这么可爱活泼,你觉得它的哪一点特别吸引你:引出第二自然短学习大熊猫的外形特点。

  2.学习大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

  (1)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谈读书收获。

  (2)出示课件:外貌,对照课件提示内容学习指导。

  细读第2自然段,感悟想象大熊猫的外貌特征:

  按课文内容填空。

  大熊猫的身子( ),尾巴( ),全身

  的毛( )。它的四肢和肩膀是( ), 身子和头是( )。最逗人的四那双圆圆的( ) 眼圈,那对毛茸茸的( )耳朵。

  (3)练习检测:出示课件叠词填空

  叠词填空,指导朗读,感受大熊猫憨态可拘的样子。

  ( )的身子 ( )的尾巴

  ( )的黑眼圈 ( )的黑耳朵

  四、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出示课件:小熊猫

  大熊猫小的时候很活泼,喜欢( ),像个顽皮的孩子。联系自己的观察与了解,说说小熊猫都喜欢干什么?

  五、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出示课件:大熊猫

  长大以后,熊猫不大爱活动,常常用爪子抱着头,呼呼( )。

  说说大熊猫是怎样睡觉的?

  大熊猫睡觉的时候,你去( )它,它( 眼睛看看你,接着又呼呼地( )了。

  大熊猫睡醒以后。说说睡醒的大熊猫爱做些什么?

  大熊猫睡醒以后,就( )着胖胖的身子,( 找东西吃。

  六、学生课内能力拓展

  出示课件:词语积累

  词语积累训练:

  例:大熊猫走来走去找东西吃。

  1.小鸟在雨丝里( )来( )去。

  2.鱼在水里( )来( )去。

  3.小狗在院子里( )来( )去。

  七、学生课外能力拓展

  出示课件:课外拓展

  并在小组交流汇报。

  1.大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 )。 ) )

  2.大熊猫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 ),还担负( )的任务,深受各国人民欢迎。人们还为它发行邮票。

  3.大熊猫还被选为2008奥运会“ ”,取名福娃晶晶。

  八、布置作业

  介绍一种小动物

  九、板书设计

  大熊猫

  珍贵

  大熊猫 外形(可爱)

  小时候(活泼 顽皮)

  长大以后(爱睡觉)

  爱吃竹叶篇五:大熊猫教学设计

  《大熊猫》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食物习惯。

  2、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3、能流畅地、有表情地“读”文。

  4、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大熊猫外形特征、性格特点、食物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大熊猫的性格特点,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熟读课文。

  2、PPT课件,熊猫脸谱,竹叶、竹笋、小草、葡萄等模型。

  教学过程:

  一、练习读词。(幻灯片出示词语,抽“读”词语,教师视机点拨评价) 身子 尾巴 四肢 肩膀 脑袋 眼圈 耳朵 爪子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揭题板书:

  大熊猫

  (二)、问:通过读文,你懂得哪些知识?(学生自由说,并说出其所在的

  段落)

  (三)、师生互动,了解大熊猫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食物习惯。

  1、 大熊猫的外形特征(第一自然段)

  (1) 出示闯关问题:大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2) 学生自读理解。(刚才有的同学说熊猫的头是白的,有的说它的腿是

  黑的,这些都不全面,下面请大家快速读文,具体了解熊猫的外形)

  (3) 请学生说说大熊猫的外形。

  (4)点拨:刚才我们所说的就是熊猫的整个外形特征。(板书“外形特征”)

  (5)师生互动,以“接龙”方式说说大熊猫身体各部的特点。

  2、 大熊猫的性格特点。(第二自然段)

  (1) 出示闯关问题:小时候的大熊猫和长大后的熊猫有什么不一样?

  (2) 出示PPT5,指导学生认识“小时候的大熊猫”和“长大以后的大熊猫”

  (3) 图文结合,了解大熊猫的性格特点。(分组学习:将学生分成两组,

  分别了解两个不同阶段大熊猫的性格特点)

  (4)小组代表汇报学习情况。

  (5)小结:大熊猫小时候活泼、调皮,长大了不爱活动。

  (6)学习句子:大熊猫小时候很活泼,喜欢爬上爬下,像个顽皮的孩子。

  (用PPT6辅助教学)

  (6) 指导朗读。(注重指导学生“读”出熊猫小时候的活泼、顽皮,长大

  后爱睡大觉、憨态可掬)

  (7) 点拨:大熊猫真可爱!

  过渡:大熊猫睡醒了就去找东西吃,它会去找什么吃呢?

  3、 大熊猫的食物习惯。(第三自然段)

  (1)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回答过渡问。

  (2) 出示准备的教具,让学生戴上熊猫脸谱,选出大熊猫最爱吃的东西,

  并让学生扮演大熊猫吃竹叶、竹笋。(根据句子“你看它吃得多香啊”指导学生的“吃相”)

  (3) 出示闯关问题三:大熊猫最爱吃什么?(PPT6辅助教学)

  (4) 点拨:大熊猫最爱吃竹叶、竹笋。

  (5) 师生集体朗读。

  三、 感情升华,树立保护大熊猫的意识。

  (教法:列举猎杀打熊猫的行为,让学生评价,然后展示保护大熊猫

  的图片资料,给学生提供效仿的榜样)。

  四、拓展视野(机动内容)

  出示PPT9、10,进一步了解大熊猫的居住环境、生长过程。

  五、作业(三选一)

  1、我会画:画一张大熊猫的画。

  2、我会写:描述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3、我会读:有表情地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大熊猫

  外形:身子胖、尾巴短、皮毛光滑、黑白色

  小时候:活泼、顽皮 很可爱 大熊猫 性格

  长大后:不爱活动、爱睡大觉

  食物: 竹叶、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