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三篇

时间:2021-08-31

  篇一:《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5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1、2题和练习十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理解算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让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得出多样化的算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要进位以及怎样进位。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主题图,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用视频展示台或挂图出示教科书第64页的主题图)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回答:桥的两边各有45盏灯;停车场有8辆客车和27辆货车……

  (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老师都给予充分肯定)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教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太棒了!那么大家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学生自由发言,全班反馈。

  引入新课。

  教师:在你们列的算式中,有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有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我们今天就从最简单的问题学起──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观察获取信息。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5页例1)现在同学们看到的两个小朋友就是明明和芳芳。谁能说一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芳芳看到停车场里有8辆客车,明明看到有27辆货车。

  提问列式。

  教师:你们想一想,停车场里,客车和货车一共有多少辆?试着列一个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列出算式:27+8

  教师:按照我们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7+8你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学生:满十了。

  教师:怎么办能?我们先用小棒帮帮忙吧。

  操作理解算理。

  教师:你能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吗?

  学生操作小棒,并计算。

  交流强化。

  教师:谁来展示一下你们是怎样摆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摆小棒:先摆2捆另7根小棒,表示有27辆货车,再摆8根小棒表示有8辆货车。

  教师:我们先算7根加8根,怎样操作呢?

  教师:7根加8根超过10根,我们先将10根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加上原有的2个十是3个十,再与剩下5根合起来就是35。

  口算。

  教师:谁能根据刚才的小棒操作口算呢?

  学生:7+8=15,20+15=35,

  教师:35中的3是怎样得来的?

  引导学生明确:原来27里有2个十(20),后来个位相加满了十(10),因此,十位就有3个十,就是30。

  竖式计算。

  教师:你能竖式计算吗?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展示交流,再纠正引导。

  学生展示时,教师重点强调:写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10,这里又多了“1”是1个十,因此向十位进1个十,为了计算十位时不忘掉加这个“1”,我们常常在这里写一个小小的“1”,表示个位进来的1个十;个位上的数算完后,再算十位上的数,特别是个位满十进一的“1”不要漏加了。

  板书: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2.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出示第1题)同学们打开数学书第66页,看到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先把分散的小棒数一数,数到10根时,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再算一算一共有几根?

  先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3.教学例2

  (1)情境呈现,突出问题

  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出示第65页例2)9+75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没有算出来的同学也可以用小棒帮忙,算出来的同学请把你的计算方法说给小组内给其他的同学。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算法。

  教师:大家现在可以汇报结果了,哪组小朋友先汇报?把你们小组的计算方法与大家分享。

  (3)小组汇报

  对学生的答案和计算方法进行评议,讲解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要点。

  教师:有的同学写成9+75进行计算,有的同学写成75+9进行计算,这两种竖式的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吗?

  学生回答。(略)

  (4)小结

  教师:这两种竖式都可以,但人们习惯将位数多的数写在上面。

  4.课堂活动第2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题)请看书第66页,课堂活动第2题。请大家按照题目的要求,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37+6的?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课堂练习:练习十三第1,2,4题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做完后选择其中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再让学生竖着观察

  每组中的3个算式,能发现什么。学生只要认识到一个加数没变,另一个加数在变,和也跟着变就行了。

  (2)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并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3)第4题重点让学生观察错在哪里,并说一说怎样改正。评议学生给出的答案,并讲解错误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把握竖式计算的要点。

  2.书面作业: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写在作业本上,老师评阅。此题学生可以口算,直接写出结果,也可以竖式计算。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今天你对自己的学习还满意吗?小朋友们,一起来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课后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是以上学期学习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近阶段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完这节课,我真正感受到了数学的确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很强的学科,可说是环环紧扣,一环脱落,将直接影响后续内容的学习。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更是重中之重,必须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掌握。如果前面的20以内进位加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整十数没有学好,那么这节课就会寸步难行。如例题的27+8,计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凑十法,用小棒演示凑十过程;第二种就是先算7和8合成15,再算15加20,得35。

  要较准确的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这部分知识对部分学生来说很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设计这节课,首先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然后运用情境图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图让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根据信息提出加法问题,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探索计算方法。数学学习在学生的操作中体现。小学数学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任务更多侧重于“过程与方法”。很多的过程与方法就体现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本课重点是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尽量用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操作、交流。在这个环节我充分让学生充分理解“满十进位”的算理。对于学生运算,我都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在课堂巡视中更多关注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有目的的点拨,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

  在练习的处理上,由于在小结的时候只是强调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最后把相加后的数合起来。但是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却让学生对凑十法感到陌生。这对于后面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凑十法是简便方法计算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方法。

  学完这节课,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差异什么时候都在所难免,统一的教学思路,同层次

  的练习,实在是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教学环节都很好,只是个别学生掉队,使我感到伤心,因材施教仍然是我努力的方向,看着那些吃力的孩子我心里着急难过,更为自己教学能力的不足而惭愧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