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二上第9课《灾害发生时》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活动二:模拟测试,懂得自救

  教师:看到列表内容相信同学们都非常震撼!灾难不仅带给我们伤痛,更让我们思考,当灾难来临时,我们该如何镇定自救,为自己在自然灾害面前打开一条通向生命的绿色通道呢?

  1.水灾中的救护

  教师讲述:洪水和地震是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我们就先来聊聊关于这两种自然灾害中的自救方法吧。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遇到洪水,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方法。

  (呈现课件:水灾中的逃生方法)

  教师小结:当水灾来临时,我们可以采取爬到较高的地方的自己就办法逃生,比如:爬上屋顶、大树、山坡;依靠木板,树枝,木盆等物体,帮助自己漂浮在水面上。

  (呈现课件:灾害发生的自救方法)

  (1)如果来不及转移,也不必惊慌,可向高处(如结实的房顶、大树上)转移,等候救援人员营救。

  (2)为防洪水涌入屋内,首先要堵住大门下面所有空隙,最好在门槛外侧放上沙袋。

  (3)如果水灾严重,水位不断上涨,就要采取自制木筏的办法逃生。任何能浮在水面上的东西、如床板,箱子、柜子及门板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如果一时找不到绳子,可用床单、被单撕开代替。

  教师:遇到洪灾时逃生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该在平时不断地学习积累,以备不时之需。

  2.地震中的救护

  教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有关地震的话题,你知道哪些关于地震时自救的方法?

  学生结合课本说说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教师: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记住了这些知识与方法,我们就在课堂上进行一次地震演练吧。

  教师播放地震警报,学生进行地震演练。活动结束后,教师采访学生的感受。

  师生梳理、一起总结有关地震发生时的安全自救方法。

  教师小结:很多时候,伤亡并不是直接来自灾害本身,而是由于人们自救时的无知和草率行为。比如慌不择路造成摔伤,相互拥挤造成踩踏等。

  3.逃生小测验

  教师: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自救的知识之外,当灾难来临时,还要保持沉着冷静的心情、勇敢地面的态度,为自救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小测验,相信会对你有所启发。

  分组实验:每组一个瓶子,三个拴着绳子的小球放在瓶子里。瓶子代表巷子,小球代表人,当灾害降临时,人们都想从这个出口逃生。试着做一做,人们怎样做才能又快又安全地从巷子里跑出去?

  组织讨论:这个小测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当灾害降临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同学们出出主意,在人多拥挤时,该怎样安全撤离?

  教师小结:面临自然灾害时,人们只有相互帮助,共同努力,才能共渡难关。

  4.自救故事

  教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个真实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播放课件)

  播放在一次灾难中,小江珊紧紧抱住大树,坚持了9个小时,最终赢得了获救的时间,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这则故事中所受到的启发。。

  教师总结:看来,当灾害发生时,我们不光要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更要沉着冷静、有耐心、勇敢地面对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