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恐龙在我们头上飞》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运用浏览与精度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鸟是恐龙变的”这一假说是如何得到证明的,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并能用其中的一组词语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运用浏览与精度的方法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并学习科学家探索不息的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词句,了解“龙鸟之争”的起因、经过、结果,感受科学家们探索不息的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科学家探索不息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恐龙和季强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 做一个好听众真好,他能使一个从小酷爱小提琴,却被家人称为“白痴”的人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还记得这样的一位听众是谁吗——(生答)自称是“聋子”的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学会聆听终身受用,它可以使我们走出困境,变得快乐阳光起来。同学们,你们是好听众吗?你们会聆听吗?好,光说不行,你们要用行动来证明。下面老师说一句话,看谁听了一遍就能记住。

  2 老师叙述课文的第一段话:1999年,一位名叫季强的中国科学家震惊了世界。

  3 指明复述。

  4 齐说。

  5 听了这句话,你想了解什么?

  6 质疑。

  预设:震惊?(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季强?(根据搜集的资料补充。)季强为什么会震惊世界?……

  7 小结,过渡。

  同学们,你们都很会提问题,提的问题都有价值,下面,请你们打开课本的第39页,带着刚才所提的问题读读课文的第2段话,相信你们一定会从中找到答案。

  (教学设想:本课的第一段不但总领全文,而且很吸引人,用此段做导入语,开门见山,直入正题,既培养了学生听的习惯,思考问题的习惯,也为学习下文打好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