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的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五、高超的讽刺

  (1)夸张性的故事情节。

  范进中举惊喜发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 “中举发疯”在当时的士人中虽不普遍,却也是会有的。当时的读书人热衷举业,一旦功名到手就如痴如醉,惊喜若狂。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加以夸张,具有尖刻的讽刺效果。

  (2)前后对比的人物描写。

  对比主要运用于胡屠户身上,作者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使其形象跃然纸上,讽刺鞭挞何等深刻。

  (3)富有讽刺性的人物语言、细节描写。

  作者运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和富有戏曲性细节描写,增强小说的讽刺效果。例如“像你这尖嘴猴腮,……就想吃天鹅屁。”表现当时胡屠户越训斥语言越尖刻,越来气。写范进看到报帖时的言行,屠户给女婿扯衣襟的细节等等,都令人感到可笑、可鄙、可悲。

  典型细节

  下列加点的词含有什么意味,体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特写镜头写出其见财心喜而又假意退推让的

  心理,讽刺意味十足课文小结

  这篇文章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的描画,刻画了范进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教学反思:自科举制度开始,读书人便有了强烈的读书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挑灯夜战为光宗耀组,读书人忙得不亦乐乎。随着封建专制的不断强化和日趋酷烈,科举制度堕落成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和创造精神的桎梏。范进中举发疯,就充分暴露了封建专制的黑暗和对国家民族的残害。

  范进发疯是必然的。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会对鲜明乡形象的人物语言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六下深刻印象,会认识猥琐而悲哀的范进、粗俗市侩的胡屠户、以及张乡绅众乡邻等各自不同的人物形象。学习本文,我们既要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与陈腐,又要看到我们所出社会的光明和幸福。摆正我们的进取心态,高扬自己的理想大旗,创造出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的幸福乐园。

  “教师非谓滔滔不绝地说,学生默默聆听,而在于引导启迪。”老师要改变角色,学生在平等、自主中浑然不绝地感受知识的甘甜,悄然实现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升华,从而在感兴趣的方法中自主学习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所以,注重调动学生自由自主的参与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范进中举》的作者在其作品中还表现了一定的思想情感。因而我必须引导学生受到启迪和教育,摆正读书的心态,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受到熏陶。注重情感与思想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

  本课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两个问题上大胆叙说,培养了学生对人事物的看法,树立了优良的读书观,同时也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也存在缺点。如学生练笔仓促,说明本人在课堂上对此类问题投放的时间过少,也就是还不够重视课堂上的训练。今后一定加强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