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雅德朗》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四)、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填旋律的练习,培养鉴别旋律流畅与否的能力和初步的额音乐创造能力。

  2、通过乐曲的欣赏,感受音乐形象和情绪,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填入的旋律比较流畅。

  2、在欣赏乐曲时能够感受音乐形象。

三、教学准备:

  音带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练声

  1=F 2/4

  56 50∣56 50∣56 54∣32 1︱

  Lalala lalala lalalala lalala

  1=C 4/4

  1 76 5 - ∣ 6 54 3 -∣5 43 2-∣ 4 32 1-∣

  老师示范演唱

  学生演唱 ,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三)、复习歌曲

  1、复习歌谱

  2、复习歌曲:要求以真挚的情感、连贯圆润的演唱创造歌曲的意境和气氛

  3、请同学演唱

(四)、填上适当的旋律

  1=c 3/4

  1 2 3 ∣ 5-3 ∣6?1 76 ∣ 5-- ∣ ( )∣( )∣ ( )∣( )∣

  老师带领学生演唱前一部分,后面的老师随口创作几条,给学生一个了解交流。

  学生开始创作,教师指导。

  相互交流,注意旋律的流畅。

(五)、欣赏

  1、 导入:

  莫扎特生平简介:

  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被世人誉为“音乐神童”,具有非凡的音乐才能,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为了摆脱大主教的控制和宫廷乐师的屈辱生活,使自己成为自由的艺术家,他奋斗了25年后终于迁居到维也纳,但是自由后接踵而来的是贫困,生活的磨难过早的使他离开了人间,下葬的哪天,妻子卧床不起,送葬得人早早的就离去,以致一代音乐宗师被淹没在公墓中,后人无法去 寻觅凭吊。生活悲惨,但是音乐却充满了阳光,称他为“音乐中永恒的阳光。

  2、初听音乐《渴望春天》并与《蓝色的雅得朗》作对比 歌曲采用6/8,旋律优美抒情

  3、欣赏《土耳其进行曲》:

  分析B A C 三段的区别聆听各段乐曲的特点

  A 明朗雄壮,小号吹奏的特色配以模仿小军鼓声的伴奏音型,增强了乐曲的进行曲特点。这段音乐在全曲中出现了,对决定乐曲的风格起着重要作用。

  B 主旋律轻快、活泼,如同笛子的吹奏,低声部保持着进行曲的节奏。

  C 比A旋律更为优美轻盈流畅。尾声的音乐威武雄壮,像是神气的十足的土耳其士兵在军乐声中的列队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