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锯是怎样发明的》的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第二课时

  [课时重点]

  学习第三、第四小节,知道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懂得只有善思爱想,才能有所创造。初步背诵第三、第四小节。培养质疑问难、评议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新。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的第三、第四小节写了锯是怎样发明的。这节课我们重点读懂这两小节,争取把它背出来。

  2·同学们,你们在读第三、第四节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启发鲁班发明了锯?(出示小草)

  二、学习第三、第四小节。

  1、这是棵怎样的小草?课文的哪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出示,读句)

  2·体会仔细一看、发现。

  3·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可真厉害!课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这个意思?请你读读课文把它们划出来。

  (1)分学习小组讨论。

  (2)交流,出示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

  忽然,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

  (3)这几句话该怎么读才能显出小草的锋利?

  互相评议,指导读。

  4·这时鲁班又怎么想?出示:

  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强得多吗?

  (1)这句话很长,谁能读好?指导读。

  (2)这句话的意思懂吗?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3)互助解疑,齐读句子。

  5·鲁班的设想成功了吗?读第四节的最后一句。

  (1)哪儿个词最能体现鲁班成功了?(果然)

  (2指导读句。

  6·小结:鲁班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想到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从而发明了锯。这个过程也是鲁班受到启发的。过程。(板书:启发)

  7·背第三、四小节。

  (1)课文的第三、四节具体写了这一个过程,连起来读读这两节。

  (2)把这部分内容背出来。注意背诵之前,不仅要再读读课文,还应理理这部分内容的顺序。

  (3)自己准备,分层要求齐背。出示课后练习一

  (4)完成填空。  三、明白道理,积累运用。

  1·你知道了鲁班是个怎样的人?

  2·创设情景:当时与鲁班一起干活的人也十分佩服他。有的还十分好奇,追问鲁班是怎么发明出锯的。你猜,鲁班会怎么说?

  3·总结,听写课后练习五中句子。

  板书: 锯是怎样发明的

  上山————划破手

  鲁班—————发明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