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时间) (地点)

  (特定环境)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景) (静景) 万类霜天 怅寥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景) (静―动) 竞 问苍茫大地

  鹰击长空 (上) (动景) 自由 谁主沉浮

  鱼翔浅底 (下) (动景)

  (分)――――――――――――――――――――(总)

  (景) ――――――――――――――(情)

第二课时

【引入课堂】:(1分钟)

  在上阙,面对着生机勃勃的秋天景物,诗人抒发感慨,提出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阙,看看诗人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下阕研读】:(15分钟)

  1、背诵词的下阕;

  2、词义推敲:

  峥嵘、挥斥、遒、激扬、粪土、万户侯、遏

  (注意):恰――领字 中流击水:语出自东晋祖逖的“击楫中流” (jī jí zhōng liú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立志奋发图强)的典故。《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祖逖准备率军收复中原,朝廷只给他奋威将军的虚名,祖逖率领他的100多家人渡江北伐,在江中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后来他果真收复大片失地,但东晋根本无心抗战。

  3、下阕研读:

  (思考):诗人似乎并没有回答他在上阙提出的问题,那么,下阙写的是什么呢? (明确):对当年和同学战友们一起学习、生活、参加革命斗争的回忆。 (引导):很好。那诗人忆起了些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看这几句词。

  (教师诵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分析):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革命形象

  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革命斗志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革命行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革命精神

  (思考):这些诗句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让我们对那些将青春献给革命事业的先辈们产生景仰之情。不过,直到诗的结尾,诗人也没有回答在上阙提出的问题,这样,诗不就有了缺憾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在下阙塑造了一批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形象。实际上也巧妙地回答了上阙的问题――“谁主沉浮?”就是这样的革命青年。

  4、齐背全诗。【赏读 采桑子 重阳】:(15分钟)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