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艺术《青铜时代》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三、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新授

  1、深入学习青铜工艺品的艺术特点。

  播放课件和欣赏书本和资料,教师重点分析青铜器在造型和装饰上的特征。

  (1)对称、稳定的造型;

  (2)坚硬、冷峻的质感,光洁深沉的色泽;

  (3)神秘、狞厉的纹饰。

  2、学生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了解青铜器的工艺特点。

  纹饰可分为人物、动物几何形等三类,有单独适合和连续等式样。

  通过互动、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好习惯。

二、学生探讨。

  1、教师从材料的选择、造型的设计、色泽的处理、纹样的装饰上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学生设计作品。

  2、欣赏其他班同学好的构思,互相激发创作灵感。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线描方法表现青铜器,包括造型、装饰等。

  2、小组讨论

  各组同学提出自己的方案,交流激发新的灵感。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教案频道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交流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

四、赏析评价。

  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的作品充分反映了你的构思了吗?通过学习与制作,你觉得提高了自己的动手制作水平,激发了创作的兴趣吗?

  你觉得谁的设计最漂亮、最具有青铜器的特征?

  表扬、鼓励和肯定同学们的大胆设计的作品。

教学资料:

  1、青铜艺术:中国青铜时代约始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公元前十三至前十一世纪为鼎盛阶段。它跨越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夏、商、周三代,延续了近两千年。当时,青铜作为贵重的合金,主要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在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等盛大场合。青铜器使用的种类、数量及大小显示了其主人的贵族身份、地位和权力。青铜器种类众多,造型繁复,纹饰精美,铸造技术高超。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外,还涵盖了许多边远少数民族活动区域。中国古代的青铜艺术是中华民族最为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

  2、商周青铜壁:雕塑位于铜陵市义安路、石城路口,建于一九九二年,由程勉、汪新志创作。在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览会上被评为参展优秀作品。“商周青铜壁”立意反映了古铜都采冶历史。这组雕塑由在铜陵出土的商爵、春秋鉴、西周鼎组成兆壁涌泉,青铜壁纹饰图案为铜官山采炼图,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题词“中国古铜都铜陵”镶嵌在中央。雕塑巧妙地将古文物、采冶历史、喷泉、彩灯、草坪融为一体,象征着铜文化在铜都大地上源远流长,发扬光大,给铜陵人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赏、游息场所,同时告示人们回顾历史,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