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备课教案

  25、矛和盾的集合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老师:多媒体。

  学生:阅读有关发明家的发明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播放故事:《自相矛盾》。

  2、播放文中的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图上发明家手持矛和盾,正在与朋友比赛,从图上看,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说说“矛”和“盾”的样子和作用。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范写“矛”与“盾”)

  矛 进攻

  盾 自卫

  3、学生相互提醒:“矛”不要少一撇写成“予”字,这一撇就像锋利的矛,少了“矛”就无法进攻了,“盾”的外侧是两笔,第二笔是竖撇。

  4、师:如果我们把矛和盾的这两种相对峙的兵器集合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5、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呢?根据学生反馈板书问题要点。

  如:矛和盾为什么要集合?怎么集合的?结果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