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挑起“身心”矛盾,走进“相思”故事
周一贯先生一再告诫语文教师,提问要有较大的覆盖面、穿透力、挑战性。当教学到达矛盾处时,把问题呈现出来。此时,教师若能趁温点火、开闸放水,火势会更旺,水势会更大。课堂上,王老师引领学生在“有板有眼地读,尽可能读出味道”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纳兰性德为什么长相思”,情感激荡中的教学环节如下。
师:长相思,长相思,纳兰性德为什么长相思?请大家仔仔细细看一看插图,再仔仔细细读一读后面的注释,再连起来想一想,整首词在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按教师指点的方法学习。)
师:我提两个问题,看看你是否读懂了?第一个,“身”,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在何方?
(学生思维活跃,分别说:在山海关、在山海关关外、可能在山路上、可能在崇山峻岭的山路上、可能在大河的船上、可能在营帐里。王老师分别叫他们站着,指出这就是纳兰性德经过的六个点。)
师:读懂了一半。一句话,纳兰性德“身”在征途。(板书:身在征途)
师:第二个问题,“心”,心情的“心”,心愿的“心”,“心”在哪儿?
(学生说:在他的故乡、在他的家乡。)
师:心在家乡、在故乡,心在“故园”。(板书:心系故园)
师:纳兰性德把自己掰成了两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随手画上大圆圈)把他们合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 (教师完全挑起了学生心尖的矛盾。)
身在征途
心系故园
课堂怎样做到“一江春水向东流”?怎样“让学生把活的知识学活”(魏书生语)?实践证明:一篇篇看似索然无味的课文,只要有一个引爆点、生发点、辐射点,必定会让学生茫然的目光聚焦。我们都知道: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此时,学生看着王老师精心预设的板书,听着王老师说“纳兰性德把自己的‘身’、‘心’掰成了两半,把他们合在一起,你又发现了什么”的深层启迪,其心中怎能不激起探赜索隐、追本溯源的兴趣?浸润着这样的问题情境的课堂,学生的思考是兴奋的、快乐的、昂扬的。正如教学论所指出的那样: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师生交互对话的过程。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要通过自身的活动,通过他们内部的矛盾斗争,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来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