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和牧童》的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二、读文品悟

  1.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2.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表演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当观众,也可以当围观的人。

  5.深入思考

  (1)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2)课题这样写合适吗?(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写话训练在低年级就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削减了写话的难度,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

四、总结建议

  画家和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他认为两牛相斗的时候,尾巴翘起说明牛心情好,这样更容易斗赢,想了解具体情况吗?

  板书设计:

  画家和牧童

  接受

  众人----画画----看

  赞 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