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教学设计案例(2)

时间:2021-08-31

篇三:西江月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遵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教学原则。通过创设学习词的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融入想象,自读自悟,勾勒画面,相互交流,体会意境。在自读、精读、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合作,开展活动,展示学习成果,获得更深的体验。通过课后搜集辛词,吟诵辛词的活动,拓展学习的时空,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开展多种语文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借助语言文字,充分展开想象,感悟词中景、心中情。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读通——与文本对话

  同学们,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她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在你们积累的宋词中,你最喜欢哪一首,能背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由背诵。

  1、语言导入:看来,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词。唐诗宋词是我国民族文

  化的精华,千百年来,广为传诵。今天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宋词,领略它独特的魅力。(板书课题)

  2、谁来读读题目?从这首词的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说,如这首词的词牌名,黄沙道是哪里,整个题目的意思,对作者的了解等)相机介绍黄沙岭及作者。

  3、师激励学生读:“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你们琅琅的读书声。想不想展示你们美妙的声音?”(生:想)

  4、请同学们自由地练习朗读这首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练读,教师巡视指导)

  5、为了展示你们最佳的读书效果,老师给你们一点友情支援好吗?请看屏幕---- (出示:出示这首词,已划好了节奏。)

  6、指名朗读,相机评价。

  7、男女生比赛读。

  二、读懂——与作者对话

  过渡:读通词是学好古词的序幕,读懂词,读出词里所包含的意思,这才是学习词的正式开始。词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需要细心品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仔细品味一下吧!

  (一)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在上阕词中,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板书:看 听 闻 想)

  2、上阕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3、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4、多媒体煽情。(画面、音乐)

  明亮的月光,惊醒的鹊儿,微微的凉风,鸣叫的蝉儿,清新的稻花香,这一切多么的美好,让我们一起置身于这么美好宁静的夜晚,感受着清风明月,轻轻地吟一吟吧——齐读上阕。

  5、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词人的心情怎样?(兴奋、愉悦、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二)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自己读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3、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 就是这个时候,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想像作者在看到旧时茅店后的神态、动作、语言,感受作者的喜悦。

  指名读,比赛读。

  4、多媒体煽情。(画面、音乐)

  这就是生活的乐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乐趣不是身历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让我们再一起来体会体会——齐读下阕。

  5、大家知道辛弃疾的号是什么吗?(稼轩)“稼”就是种植庄稼的意思,他

  一直很看重农事,关心农民,这首词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让我们再来读全词,体会作者夜行黄沙道中时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读出词独有的韵味。

  三、读透——与时空对话

  1、同学们,学词的最高境界是读透它。读透就是要求我们在读词时,一边读一边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做到词图合一,身临其境。

  2、这首词为我们展示了两个美好的画面(点击画面和文字),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感受,愿这美好的境界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齐读全文。

  3、小练笔:根据上阕词,图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写了那些景物?把作者看、听、闻、想到的补充进去,写一段白话文。提示:可抓住“明目”、“清风”、“稻花香”、等词展开丰富的想象去描写。

  4、生练笔,师巡视。

  5、展示,交流,修改。

  (七) 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收集、吟诵辛弃疾的词。

  板书设计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看 明月 惊鹊 乡村夏夜月光下的清丽美景

  听 清风 鸣蝉 蛙声 热爱大自然

  闻 稻花香 关心人民生活

  想 说丰年 企盼丰年

【《西江月》教学设计案例】相关文章:

1.口技教学设计案例

2.《工业》教学设计案例

3.西江月 教案教学设计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案例

5.秋天的雨教学设计案例

6.歌剧之夜教学设计案例

7.《回声》教学设计案例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