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汇编6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之间关系的含义。

  2、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数量关系解答一些实际的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4、向学生渗透节约的好习惯,以及明确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数学关系解答应用题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春天到了,同学们是不是都想出去春游?老师准备带我们班的同学来西递玩,准备带一些食品。为了便于方便,每人购买其中一种食品几件,你能为我们同学算一算购物的帐吗?(媒体出示一些常见食品的价格。)

二、展开活动,探究新知

(一)、组织活动,初步领悟

   1、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购买一种食品,预算各需多少钱。

  2、展示部分小组的学习成果,并让学生用学过的数量关系说一说自己的如何计算出来的。

  3、齐老师出外最怕渴,因此我想多买几瓶水,请同学的帮老师算一算行不行?(媒体出示)

  ⑴每瓶矿泉水2元,买5瓶矿泉水要用多少元?

  ⑵买5瓶矿泉水用了10元钱,每瓶矿泉水多少元?

  ⑶每瓶矿泉水2元,10元钱可以买多少瓶矿泉水?

  4、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⑴每一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数量?要求的又是什么数量?

  ⑵每道题你能否运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5、交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6、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以上各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中引出:只要知道总价、单价、数量中的任意两个数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二)、类推延伸,形成认知

   1、老师准备进行的春游活动,在路线安排上还有些问题,因为老师处在黄山区,离同学们很远,如何安排好行程,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行不行?

  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从黄山区到达黟县需要2小时,两地之间有多少千米?

  ⑵从黄山区到黟县有8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到达?

  ⑶从黄山区到黟县有80千米,2小时到达,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及时组织评议。

  3、议一议:同学们能不能仿照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写出每一题中的数量关系,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4、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组织评议。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三)、归纳小结,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不论是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是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数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三、层次练习,拓展运用

   1、反馈练习:

  填写教材P103的第4题,并及时展示评议学习成果。

  2、拓展练习:

  ⑴一种收音机每台售价80元,现在有480元钱, ?

  ⑵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0千米, ,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3、延伸练习:

  你能把以上第1题改编成求总价或求单价的应用题吗?第2题能改编成求时间或求速度的应用题吗?

四、总结质疑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预习提示

  认读生字,会写生字。

  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进一步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识字的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风筝代表着“我们”理想。

  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风筝代表的含义。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同学们,春天人们最喜欢做的户外活动是什么?你都见过什么样式的风筝?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这篇课文里也介绍了很多风筝,想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式的风筝吗?赶快打开书,看书中是怎么写的。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自然段的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生字都认识了?我们一起来认一认。(出示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强调:翅膀翩舞勺的读音及字形。

  这些生字都回到课文里了,你们还认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4、先用手势告诉老师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我们来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们的生字读音读准了吗?

  请同学们评价一下,你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

  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同学们说的不错,下面请你们默读课文,画出“我”和小伙伴都放飞了什么样的风筝?

  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师随机板书。

  小伙伴们扎出这么多的风筝,咦?为什么他们扎出的风筝不一样呢?你能从书中找出答案吗?课件出示:“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那么你们知道这四位小朋友的理想是什么吗?快速略读课文,找出答案。

读中感悟

  老师知道咱班肯定有小朋友和这些小朋友的理想一样,那么挑选你喜欢的段落,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老师想知道“翩翩起舞”是什么意思?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教师评价:你表演的真像。

  我们班王雨薇和“薇薇”的薇一样。过渡:芳芳没有想好,于是就照自己的样子做了个风筝,老师想知道你们的理想是什么?谁来说?

  如果让你们来放风筝,你想放什么样的风筝?过渡:下面就请你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天空中飞着的都是象征着你们理想的风筝,你此时的心情怎样?就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朗读下面的一段话。(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发现学生朗读出现问题时,可以进行示范,进一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可以师生共同合作朗读。

  是啊,理想的翅膀就是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风筝(教师板书)。小结:同学们,这些风筝就代表我们的理想,它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课外延伸

  同学们,要想让象征自己理想的风筝越飞越高,现在应该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