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数量词的归类识字课。对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互教互学中学会本课的生字,发展语言想象等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我会认”的14个生字,会写本课“我会写”的六个生字。

  2.根据教材提供的数量词的用法,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

  3.感悟情境,展开想象,在叙述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4.用喜欢的方法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对识字方法能归纳和总结。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认字写字,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语言能力并能对识字方法予以总结。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几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玩儿,你们愿意吗?我们今天究竟要到哪些地方玩儿呢?秘密就藏在咱们语文书《识字6》中。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自主识字。

  想不想不用老师教,自己就把课文读会?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问同学,问老师,拼拼音)让我们打开书轻轻地读一遍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多读两遍,咱们比一比,哪些小朋友读得又快又好。

  2检查初读。

  指名一人读一节,其他学生听。听是否读准了音。

  3.师生共同评议,对读错的生字进行纠正。

  三.创设情境,学习生字。

  1.学习第一节的6个生字。(海鸥滩军舰帆)

  A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

  B.学生说想象的画面。

  C.课件展示海边景色图。一边描述海边景色,相机展示带音节的词语。

  D.读带音节的词语。(自读小老师教读齐读)

  E.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词语。(学生自读小组赛读)

  F.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词语。(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

  2学习第二节的生字。(秧稻塘)

  A自读第二小节,边读边想画面,画出不懂的词语。

  B.学生汇报不理解的词语,相机展示课件理解“一畦一方”的意思,同时拓展一畦畦一方方的意思。

  C.课件展示带音节的“秧稻塘”三个生字。(自由读分组读齐读)

  D.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秧稻塘”三个生字。{抢读}

  E.总结学习第一二节的学习方法。读课文——想画面——认生字

  3根据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节。(学习生字“竿溪”)

  A小组自学。

  B.指名读第三小节,并说想到的画面。

  C.根据学生的想象相机出示本节情境图。

  D.课件展示带拼音的生字“竿溪”。(指名读抢读)

  E.课件展示不带音节的`生字。(齐读)

  F用“小溪”说一句话。

  4用学习第三小节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四小节。

  四巩固识字。

  A小组内学生用生字卡互考生字。

  B.小老师用生字卡考读全班学生。

  C.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从字的结构从识字方法等方面总结)

  五再读课文,感悟数量词。

  A指读课文。

  B全班分组对读,一组读一句。

  C师生对读。

  D全班拍手读。

  像同学们刚才读的“一只”、“一片”这样的词语,我们把它叫作“数量词”。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数量词,比如,“我是一位老师”中的“一位”,“这是一支粉笔”中的“一支”。请小朋友快快观察我们的教师,也可以想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请你给它配上恰当的数量词.。同学们同桌为一组,我们也用数量词编一段课文。

  七指导书写。

  A教师范写“海竹”两个字,学生观察书空。

  B学生对写这两个字的建议。

  C学生练写。

  D同桌互相评议书写。

  八板书。

  识字6

  海滩农村

  公园学校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文本透视】

  《三月桃花水》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文章词如玑、语如诗、景如画,字里行间跳跃着“美”的音符,绽放着“美”的花朵,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情。课文结构清晰,线索明朗,前后文之间,有问有答,各个段落在错落中,又有句式的重复和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令人身心愉悦。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再融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

【设计理念】

  教学活动应真正着眼于学生的言语发展,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学生为需要而学,教师为学生的真正需要而教。注重学习过程,渗透学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字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情境,获取真实的感受。

  实实在在,想象出最美的画面;简简单单,诵读出最真的情感。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将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整体美。

  2、让学生用心体会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和对偶句的等句式,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3、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了解“桃花水”。

  春天冰雪消融,雨水渐多,河水上涨,便称这为“桃花水”。“桃花水”指的就是“春水”。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字词检测

  3、默读课文,读完后想一想: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完成书后思考题,把握文章结构

  一方面写声 ,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二方面写色 ,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三方面是对全文的总结,赞扬了三丹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叫人沉醉。

(第二课时)

【教学预设】

一、词串欣赏

  从读好词语入手,用声音和表情来表达出词语的意思,并能发现每组词语的特点。

  课件出示:第一组:绚丽的朝霞、明洁的丝绸、袅袅炊烟、

  第二组:草如茵、柳如眉、如雾如烟

  第三组:应和、低语、谈心、催促

二、精读感悟

  用心地去读这几个词语,就能读出它的画面,读出它的色彩,读出它的感情……同样的,用心地去读文章的每一句话,也能读出很多的感受。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学生自读,谈感受

  2、老师范例:批注式阅读

  课件出示:教师在诗歌第二小节上做的一些笔记,如在关键词语下面点着重

  号,在诗歌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等。

  (二)、学习第三、四小节

  1.自由阅读,引导学生读思结合做批注。

  2.交流研读句子,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融入阅读感受,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

  [引导学生从“轻柔的弦、纤细的低语、谈心、催促……”关键字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情境,获取真实的感受,让学生感受桃花水的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三)、学习第五、六小节

  1、请快速默读第五、六小节,看看在三月桃花水的这面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2、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3、仿诗练说,拓展画面

  4、指导读出省略号的味道

  [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最真的情;静静地想,想出最美的画面]

三、整体诵读

  全文配乐朗读,师生共同合作美读

四、拓展仿写

  试着仿照课文的任意一小节来写一写,表达自己的感情。

五、激情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