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六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2.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3.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

  2.体会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与学生交流谈话: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调查好吗?听清楚了,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独自一个人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今天在这里听课的同学共有30人。

  从这一组数据中,你们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话想说?

  2.导入课题: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大家知道她是谁吗?(乌塔)对,她的名字叫乌塔。(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谁来说说初读课文之后,乌塔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板书:独立自主)

  三、再读感悟,深入理解

  1.了解自主学习的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在文中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同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成果,分享收获

  1.提出要求: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注意认真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分享他人的快乐,也可以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点拨。

  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交流后,老师也深受启发。有的同学的发言的确有他的独到之处。实际上,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感悟的过程。

  五、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同学们,读书不仅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想开去,并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当然,每个国家的国情都有所不同。避开我国的国情不说,单单与乌塔个人相比,我们之间还相差多大距离?不要说出国旅游了,只说自己身边的琐碎小事:早上来迟,是因为妈妈没有叫我;作业没带,是因为家长没帮我收拾书包;只要家长不提醒,不知道主动与客人打招呼……由此我想到了你们,老师想听听,你们平时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今天我们学这篇课文,并不是为了让你们像乌塔那样独自外出旅游,而是想让你们从中学点什么,懂得点什么?你们说是不是?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行动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只要你付诸于行动,你就一定会具备很多能力。我想,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时,外出旅游也不再是件困难的事了。

  七、拓展延伸,探究学习。

  课后,同学们可以点击“向你推荐”栏目,在这里老师为大家收集了许多国外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资料,可以点击“影视欣赏”栏目,从中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也可以把学完这篇课文后的独特感受在这里与老师交流,同学们,老师期待着我们能在网上再见。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火车的发展,激发创造的.欲望。

  课前准备

  挂图,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第 一 课 时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关于火车的故事,(边说边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些什么呢?(学生畅所欲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火车的故事》,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课文。

  2.检查识字情况。

  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4.自读第1、2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

  5.读第3自然段。

  a.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到什么?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b.磁悬浮列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列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上海也有)

  c.朗读领会。

  6.自读第4、5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a.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谁能把词语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b.爸爸还说了什么?

  c.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 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d.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青藏铁路。

  4.读第6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第 二 课 时

  朗读课文

  复习巩固生字

  1.学生读生字卡片。

  2.游戏:教师读一字,学生快速拿出相应的卡片,再组词语。

  书写指导

  1.观察字形结构,想想怎样写才好看。

  2.重点指导:发的第一笔、成的斜钩要写好,整个字才好看。

  拓展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大家交流。

  总结

  注意肯定学生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