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1-08-3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合集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家庭生活,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3、初步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教学重点】

  1、写好6个字。

  2、认识14个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你喜欢看电视吗?喜欢看什么节目?

  (指名回答)

  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

  (指名回答)

  老师发现你爱看的节目和你爸爸妈妈爱看的节目不一样,如果你们看的电视节目有冲突,你们会怎么做呢?

  2、有一家人也爱看电视,不过他们看电视有些奇妙,想知道吗?赶紧读课文吧!

  看电视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对看电视有许多亲身经历。教师通过“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看什么节目?”这两个问题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乐意回答,而且有许多话可以说。“你知道你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节目吗?如果你们看的节目有冲突,你们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本文的学习中。这个引入设计可谓滴水不漏。

  3、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老师想听听你们读得标准不标准,一起来把课文读一读。

  4、教师评点,总结:

  只有过了生字这一关,才能把课文读流畅。

  二、 认记生字

  1、学生自由轻声读:

  勾画出课文的生字。

  2、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指导认读:

  齐读。

  男女生对读。

  小组读。

  一排排读。

  3、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认记的方法:

  反馈:(课件)

  全:人+王 奇:大+可 员:口+贝

  妙:女+少 精:米+青 音:立+日

  (生字卡片、归类识字)

  宝盖头:赛、完

  提手旁:掉、换

  有特点的字的教学:

  赛:上面一个宝盖头,下面一个贝,中间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使学生更清楚它的笔顺和笔画。

  掉: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是“朝”字左半个掉了一点,所以它读“掉”。

  换:左边一个提手旁,右边上面一个刀,下面不是“央”,一撇没有长出头。 因为上面有个刀,就像同桌两个人坐座位一样,我们要互相谦让,不能长出去。

  5、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摘果子游戏。

  教学生字一般提倡随文识字,但是本文中的生字跟课文的句子或内容没有很大的联系,而是生字与生字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点,于是我觉得还是集中归类识字比较好。比如可以用分一分方法来识记的生字就有全、奇、妙、精、员、音等,教师就设计了相应的练习,让学生自主地发现这6个生字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在生字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生动活泼,抓住生字的一些特点进行编故事或做游戏的形式使学生乐学愿学,记忆深刻。总之,低段的生字教学不一定要采用固定的、单一的形式,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符合儿童的学习心理进行教学才更有效。

  三、 初读课文

  1、把这些生字放到课文中,我们在来读读课文,你的感觉肯定会不一样。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指导有感情朗读。

  4、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到底是什么秘密呢?刚才老师为什么教你们用那样的语气读课文呢?这些问题下堂课再解决。

  四、写字指导

  1、讨论:

  要把一个字写好,我们要注意什么?

  (指名回答)

  2、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并指导。

  3、学生练写,展示,评价,再练写。

  4、教师个别指导。

  书写指导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比较头痛的问题,很多教师都感觉书写指导时该如何把字写好,不能用很好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该怎么写,而是先出示这个字的不同写法,让学生观察比较,得出怎样写更好,再让学生形象地观察教师的范写,接着学生练写,最后展示学生作品评议并再度练写。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好这个字应注意的地方。也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样的教学太费时间,但是汉字很多地方是相同和相通的,教师举个例子,学生就能举一反三。

  五、延伸

  你关心你的家人吗?请你做个调查,并写下来。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知道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愿意投向调来情况持久讲述交谈

  珍惜慢吞吞困境残疾犹豫骤然鞠躬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