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2)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本课生字8个“塞、尿、迸、涸、库、屹、览、瞻”;查字典理解“干涸、瞻仰”,联系上下文理解“急中生智”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节。通过对文中关键词句的理解,了解比利时人民为小男孩于连立铜像的原因,感受小英雄机智、勇敢。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概括第3节的节意。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媒体示图)

  2、简介布鲁塞尔(媒体示图)

  指导读准“布鲁塞尔”。

  3、出示铜像图,交流感受

  (1)出示铜像的图片,出示课题

  (板书:铜像)

  (2)交流看到铜像后的感受

  4、 学习“瞻仰”,质疑

  (1)出示:凡是到比利时游览的人,都要去瞻仰这座铜像。

  (2)借助字典理解“瞻仰”

  ● 读准词语

  ●了解“瞻”的意思

  瞻:往前或往上看。

  ● 板书“瞻仰”,指导“瞻”的书写

  ● 理解词意(恭敬地看。)

  (3) 在语境中理解词意

  ● 对照铜像质疑(出示第一节)

  (引导从样子和年龄两方面质疑)

  小结:是啊,为什么大家会对这个正在撒尿的小男孩如此尊敬呢?而且(读句)凡是……都要……

  ● 板书:凡是……都要……

  “都要去”说明大家无一例外地??(读句)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了解了这座铜像背后的故事之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5、板书课题,齐读

  二、 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铭牌

  2、明确学习要求

  三、 重点学习第3节,学习概括节意,感受小英雄的机智、勇敢

  1、 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1)交流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故事发生在??(500多年前),也就是16世纪初(板书)。铭牌上首先就要把故事发生的时间交代清楚。

  (2)交流故事发生的背景

  ● 自读课文,说说故事发生时的情况

  师:当时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用书上的句子说一说。

  ● 根据回答板书:赶跑,欢庆

  ● 借助板书用一句话复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一小节具体介绍了小于连的英雄事迹?

  3、了解记事文章的叙述顺序

  (1)指名3人分工和老师配合读第3小节,仔细听好老师的话和小朋友读的内容。

  (2)小结:第3节就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描写的。

  3、研读第一部分,学会抓关键动词概括并体会小于连的警惕性之高。

  (1)自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小于连发现了一个什么异常情况?

  ● 指名读

  ● 随机正音:“干涸“、”迸跳“

  ● 交流

  随机指导读好“市政厅地下室的大火药库”这个地点

  出示:小于连在赶去中心广场的途中 。

  (2)了解小于连的整个发现过程,并体会他的警惕性之高

  ● 师生配合读,初步了解发现的过程

  ● 自读,体会每次“跑”的不同发现

  (跑??闻、发现??跑(见)??跑??发现

  ● 交流小于连是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聪明,警惕性高)

  ● 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整个发现过程和小于连在这个过程中的情感变化

  ● 借助板书复述整个发现过程

  小结:在整个发现过程中最后的这个发现结果一定要在铭牌里交代清楚,由于铭牌的篇幅有限,前面具体的发现经过可以省略不写。

  (3)指导抓住把概括的内容说明确。

  ● 随机练习用“一旦……就……”说话,体会情况的“危急”

  出示: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

  4、研读“经过”部分,学习抓关键句概括,进一步体会情况的危急和小于连的机智

  (1)概括第二层的内容

  出示:小于连 。

  ● 自读,借助提示概括

  (2)理解“急中生智”

  ● 为什么小于连想的这个办法是最富有智慧,最好的?你能联系这部分中的内容说一说吗?

  (随机渗透分号的用法)

  ● 指导朗读“三个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特点

  (3) 引读,加深体会

  5、概括“结果”部分

  (1)引读。

  (2) 这个结果铭牌里要写吗?

  (板书“救城、救百姓”)

  (3)小结:小于连撒尿的这个行为救了整个布鲁塞尔城和全城的老百姓,难怪人们要塑造一座??(生说:正在撒尿的男孩铜像)

  四、总结全文

  1、创设情境,简要复述故事

  同桌合作,一人借助提示完整地说说铭牌上的内容,另一人说说你了解了这段历史后的感受。

  2、释疑

  2、结合铜像的样子引读最后一节,结合语境理解“屹立”

  3、总结:

  五、作业

  请大家回去以后把今天了解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

  29、一座铜像(城市标志)

  (屹立)

  布鲁塞尔

  瞻仰

  (凡是……都要……)

  铭牌

  16世纪初 赶跑 庆祝

  发现

  浇灭

  救城、救百姓

  跑(闻 发现)??跑(见)??跑??(直线拉到铭牌里的“发现”处)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体会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童话。

  3、学会参与公益劳动,形成良好的社会共德。

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复述童话。感悟文本的内涵。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绘画用品

  设计思路:本文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想、去问,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质疑中了解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在想象中体验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故事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质疑。

  4、出示教学挂图,自编故事。

  5、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集体认读、扩词。

  3、默读课文,把生字标出来、把自然段标上序号。

  4、把生字条里的字指给同学认,互帮互学。

  5、检查识字情况,交流、积累识字方法。

  6、听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段标上记号,把不懂的地方画个问号吧。

三、品读课文、感悟文本。

  1、展示自己预习的收获、听读课文

  (质疑、解惑)

  2、品读课文、谈收获

  3、体悟文本的内涵

  4、分角色朗读课文

  A、男、女赛读

  B、分角色朗读

  C、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读。

  5、赏读课文,读出课文喂儿

四、复述课文

  1、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2、谈感受

  3、向文中的小主人打打招呼、谈谈自己心理话。

五、指导书写汉字

  1、扩词训练

  2、写字姿势训练

六、拓展练习

  1、综合训练(完成课堂练习)

  2、探究课后问题

  3、发挥想象、画一画将来的松树林、续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