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3)

时间:2021-08-31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课前准备

  学生:放一次风筝

  第一课时

  回忆趣事,激情导入

  1.打开话题: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

  2.读题引入: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感受一下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读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读中悟情 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是否读出高兴的语气,听后仿读,读好课文。

  2.充分朗读,体会感情。

  a、读通第2自然段,创造比读的氛围,在读、听、仿读、赛读中读通课文。

  b、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些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你能找出来吗?并相机理解憧憬。

  c、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向往等)读好课文。

  3.想象入境: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干什么?

  4.朗读展示:谁想放的,请他来读读课文。鼓励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多人次读)

  5.说读结合,入境入情。

  a、大家是怎么放风筝的?出示填空

  b、再读,注意填进去的字,把怎么放的告诉同桌。

  c、风筝越飞越高,你们在快活地喊叫着什么,叫给大家听听。

  6.感情朗读:带着高兴、喜悦的心情读课文。

  当堂作业

  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b、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或经验介绍给大家?

  2.书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以读为凭,读中悟情

  1.自读课文第4节,把喜欢读的语句多读几遍(可以采用赛读、评读的方式鼓励学生多读)。

  2.仔细品读,体味心情。

  a、反复诵读第1.2句,在读、评中体会我们高兴的心情,指导学生带着这种感情读好。

  b、引读过渡,设置情境:(师引)忽然吹来一阵风,线(生读) 正当大家玩得高兴,风筝却被风吹走了,这时,你会想些什么呀?做些什么呀?课文中是怎么说的?(相机理解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c、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体验到的着急、担心、期望的心情读好感情变化部分。

  3.抓住情感积淀,学好找风筝。

  a、设置情景:自己心爱的风筝飞走了,赶紧去找一找吧,你想到什么地方去找?

  b、细读体味:请学生朗读课文,问问:你是怎么找的,找到了吗?心情怎样?并指导读好课文,在读文体会过程中,可以抓住一些词来评点促读,如四处寻找、半个下午、垂头丧气等读出失望的心情,说不定、继续寻找等读出希望找到的心情,在此中间,还可用演一演的方式理解垂头丧气。

  朗读启发,拓展活动

  1.在玩风筝的过程中,真是有欢喜也有担忧、有希望也有失望、有欢笑也有眼泪,同学们能把这些不同心情的句子好好地读给同桌听听吗?

  2.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没有像这一群小朋友一样的体会,能不能说给大家听听。

  课堂练习

  1.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可以是几句话)(上面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一)。

  3.有时间把同学写的交流一下。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一、教材说明:

  《世纪宝鼎》是第六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说明性课文,通过介绍宝鼎的样子——艺术价值——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艺术创造力,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二、本课学习重点:

  是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世纪宝鼎精美的艺术和赠送宝鼎的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三、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的专业性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学习过程:

  ㈠交流带“鼎”字的词语。

  1、我写“鼎”字,请同学们注意字形,笔顺。

  2、我们一起说说带“鼎”字的词语。

  (如:三足鼎立、一言九鼎、人声鼎沸)

  ㈡让我们来认识“鼎”学习新课。

  1、谁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样子的?(练习说说,用笔画画)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世纪宝鼎》,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

  ⑴自己读课文10分钟,要求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⑵画出新词,自由认读。

  ⑶再读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把世纪宝鼎介绍清楚的?课文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3、重点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宝鼎的样子。

  ⑴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对照图画,想世纪宝鼎的样子,有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⑵如:“三足双耳”“腹略鼓”“底浑圆”等,通过看图弄明白。

  “浮雕”“铸”“铭文”通过弄懂。

  “造型古朴”“文艺精湛”“艺术造型”“纹饰”等。

  理解这些词语主要办法是熟读课文,联系语言环境,感悟大意,有的可抓住关键字;有的可看图联系实际理解。

  ⑶练习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世纪福鼎的赞美。

  ⑷指着图说说宝鼎的样子。

  4、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

  ⑴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理解。

  如:“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

  再如:“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和“它表达了中国人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愿,对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的希冀”等词句。

  ⑵练习读3、4自然段,领悟表达方法。

  (对表达方法的领悟,可多方面的也可各不相同)

  可从课文的条理;运用了具体数字;从结构等说说。

  5、熟读课文,准备赠鼎表演,落实课后第二题,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世纪宝鼎,你会怎样介绍。

  ⑴ 我给你们一点提示:

  ①如果让你介绍,你准备怎么说,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②要表演赠送宝鼎关键在于介绍清楚宝鼎精美的艺术造型和文化内涵。

  ⑵自己练习表演,让家里人评价一下。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7篇】相关文章:

1.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八篇

2.关于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

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5篇

4.精选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七篇

5.【热门】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四篇

6.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8篇

7.教学设计方案集合九篇

8.有关教学设计方案集合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