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追“星”》教学设计(2)

时间:2021-08-31

【教学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中一个全新的课型,关于这一课型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做了清楚的阐述:“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而,综合性就成为教师在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感受──“这还是语文课吗?”于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语文性就成了教师目前进行教学设计的难题。因此,我在本课设计中特别实践与探索了这一问题,并初步形成了一些认识。

  第一,语文是一种学习工具,“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应该体现在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读懂其他资料及生活中阅读的各种文字材料的能力。

  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阅读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目标有:“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阅读材料时,“能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写作方面,要求学生“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准备活动就是让学生在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学会阅读和剪裁文字材料。

  在《我也追“星”》这节课的准备中,我就从文字材料入手,要求学生收集大量的有关名人的文字材料。只有读懂这些材料,学生才能归纳出明星的闪光点;只有理解这些材料,学生才能辨识出哪些事迹有典型性;只有掌握这些材料,学生才能有条理地编排材料。在准备过程中,我不断对学生筛选、整合的材料提出疑问──这位明星和同类明星中的其他人有何不同之处?这件事能突出这个明星的突出成就吗?只介绍这一事迹能突出你们在“追”吗?……学生在修改过程中,反复阅读比较分析材料,不断完善整合的成果,最终“军事奇才组”的同学选择了“空城计”来展示诸葛亮兵法之奇;“IT精英组”的同学选择了比尔·盖茨的财富及处理财富的方式来展现本组追“星”的不同;“篮球明星组”的同学选择了最引人注目的35秒得13分的比赛片断来表现偶像麦克格雷迪的高超球技;“流行歌星组”则借周杰伦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东风破》来突出他的音乐才华。

  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们提高了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了一些筛选、归纳、整合的技巧。同时,也为处理其他学科的信息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语文是一种生活工具,“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性应该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中。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生活中则表现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整个活动中,学生往往以“说”学习成果为主,同时也要“听”别人的观点,“读”他人展示的材料,“写”活动的收获。这是语文性最集中的体现。

  从这一角度出发,我在《我也追‘星’》这一课的教学环节设置上做了反复修改。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在最初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时,就仅想到让学生们以“说”为主──“说”自己的偶像,“说”追星的原因,“说”追星的方式。但这些“说”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这样的“说”是否能有效地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这样的“说”怎样与听、读、写相结合?后来我将训练的环节与层次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训练环节分两步:第一步为展示,一部分学生转述整合好的材料;第二步为讨论,全体学生表达自己对“追星问题”的看法。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不仅练习了“说”,而且要学会“听”同学表达的重点,“读”投影上展示的文字与数据,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地发表意见,在课后的“写”也才能更具体、更充分。为了能够使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训练,我在训练的难度上也做了精心设计,表达的要求逐步提高──由清楚提高到简洁,进而达到准确,以求实现语文的交际功能。

  第三,语文是一种思想工具,“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语文性应该体现在向学生渗透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上。语文课中的课堂写作训练一般都表现为口头作文或笔头片段练习中,但有时因课堂时间有限无法在课堂做“写”的训练,这时我们不妨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渗透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这也应是语文性的一种表现。

  我所设计的《我也追‘星’》一课要求落实写作,我便尝试训练学生看问题的方式。在学生展示了“中学生追星现状”的调查后,我设计了一道讨论题──你怎样评价中学生的追星行为?学生能对明星做一分为二的分析,也能对追星问题做一分为二的分析,潜移默化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成人看待中学生追星现象”的调查分析后,我又设计了“怎样看待家长反对追星的态度”的讨论,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家长的心态,进而对追星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作本课总结时,我将对追星问题的分析做了进一步推广,总结出看问题的两个角度──深入与全面,从而让学生体会一种写作思维和方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要求语文学习“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就可以细化为训练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从学生课后完成的作业──《给中学生的“追星”建议》来看,学生们能从多方面分析追星的利弊,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安排严密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思维训练可以为以后议论文的阅读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关注语文性的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本节课的形式以口语表达为主要活动形式,综合性体现不足。因而,怎样将语文性与综合性自然地结合起来,我在这一问题上需要进一步实践与探索。

【《我也追“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我也追“星”作文

2.《我也追“星”》教学设计范例

3.我也追“星”议论文

4.我也追“星”的作文600字

5.我也追“星”叙事作文

6.我也追“星”-中学生作文

7.我也追“星”作文范文参考

8.我也追“星”的初中生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