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追“星”》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我也追“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星,正确对待追星问题。

  2、培养学生清楚、简洁、准确地表述观点的能力。

  3、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展示明星风采,正确看待明星。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追星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活动:设计调查问卷,共设三道题:列出你最喜欢的三位名人;简单阐述你喜欢这些名人的原因;如果你有机会与崇拜的名人接触,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根据调查结果,教师了解到学生们对“追星”问题的认识肤浅、片面,进而找到了教学重点,同时按照学生喜爱的名人类型划分合作学习组,安排课前准备活动。不愿参与到这些小组的同学另结成两个合作调查组,调查中学生及家长对“追星”问题的看法,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追星问题的切入点。在学生收集资料期间,教师定时检查了解学生收集材料的成果。

  学生活动:学生自主结合成六个合作小组,分别收集相关资料。第一组位“IT精英”组,收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资料;第二组为“军事奇才”组,收集军事家诸葛亮的材料;第三组为“体育明星”组,收集篮球明星麦克格雷迪的成绩;第四组为“流行歌星”组,收集歌星周杰伦的材料;第五组为“调查一”组,调查“中学生追星现状”;第六组为“调查二”组,调查“成年人如何看待中学生追星问题”。材料收集全面后,组员共同筛选、整理,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展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追星”是现今社会上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说到“星”,一般人心目中就会想到歌星、影星。其实,“星”的概念远远超过了这些,还涵盖了伟人、专家、学者等各类名人。从课前的调查中,我知道同学们心中也有“星”,而且“追星”的方式不同。“追星”可以像小品中的人物那样疯狂地迷恋,也可以像咱们的同学一样极度地崇拜,还可以学习和效仿,它有不同的程度,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追星问题。

二、围绕“追星”交流、辩论

  1、“星”光灿烂──展“星”

  (开场)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版块──“星”光灿烂,看看同学们追的是什么“星”。同学们在课前已经收集整理了很多“星”的材料,并按类别结成了四个合作小组。我们就先请各组派一位代表来展示一下本组所崇拜的“星”的风采。希望各组能介绍得具体生动。

  学生分组介绍本组所崇拜的明星。

  第一组:IT精英──比尔·盖茨

  第二组:军事奇才──诸葛亮

  第三组:体育明星──麦克格雷迪

  第四组:流行歌星──周杰伦

  2、“星“际旅行──议“星”

  ⑴ 各组派一名代表分别概括四位名人的魅力。

  (引言)同学们心中的“星”确实很耀眼,但是“星”的这些表面的光彩是我们追不到的。我们能够追“星”的什么呢?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版块──“星”际旅行。请各组同学根据收集的材料概括一下你们追的是这颗“星”的什么?

  ⑵ 调查组展示“中学生追星现状”的调查结果,全班对中学生普遍追影星、歌星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

  (设疑):我们追这些“星”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多数中学生都在追什么“星”呢?我们班的第一调查组对这一问题做了调查,我们来看看调查结果。(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诱思)对这一现象,同学们怎么评价?请用清楚的语言表达你的观点,要有理有据。

  (探究)追什么星要统一吗?

  (点拨)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年龄阅历不同,追的星自然也就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⑶ 调查组展示“成年人看待中学生追星问题”的调查结果,全班对家长的限制进行讨论。

  (讨论)对于追什么星,我们有了一定的共识,家长们是否也

  能理解我们呢?请我们班的第二调查组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汇报结果后)你怎么看待家长的意见?我们怎样做才能让父母理解我们?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看法。

  (点拨)父母爱我们,对我们有很高的期望,而且和我们对问题的认识也不一样,我们在和他们沟通的同时,也应该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适度地追星。相信他们也是会接受的。

三、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讨论,大家在“追星”问题上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用准确的语言概括。

  教师小结:处理好追星问题应该注意两点:即明确追什么和把握怎样追。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看问题不要只看表面,要看本质;看问题不要片面,要全面。

四、作业

  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对中学生“追星”的建议》。

课后小结

  本次活动设计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层次,学生在展示和讨论中的口语要求由清楚到简洁再到准确,得到了充分的口语表达训练。另外,活动设计也充分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明星话题,采纳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展示。发言的同学因在展示中获得成就感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聆听的同学在丰富的视听资料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对探究的问题进行认真地思考,热烈地讨论。教师若能更熟练、更巧妙地进行课堂调控,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课堂片断实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追星问题】

  师:大家追这些“星”有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多数中学生都在追什么“星”呢?我们班的调查组对这一问题做了调查,下面来看看调查结果。(展示追星排行榜及数据比例图)

  生:从这个排行榜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所追的星多数是歌星、影星。我们也调查了中学生追这类明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容貌出众,二是歌曲好听。

  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怎么评价?

  生1:我认为中学生目前的追星现状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只为听明星的歌不惜浪费时间和金钱,很盲目。

  生2:我认为追歌星、影星也未尝不可,但要适度。有的同学迷恋他们,不惜牺牲一切,有些同学对这些明星不理不睬。其实两者都不可取。我们可以在课余时间去听他们的歌来丰富课余生活。

  生3:我们可以追这些明星,但要学习他们可贵的精神,而不是追他们的外表。

  生4:我认为还是追科学家、文学家比较好。他们能对我们有很多好的影响。

  生5:我认为可以追这些影视明星们,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也可以学习。

  生6:我觉得追这些明星挺好的。因为你喜爱他,所以会因此学习他的很多优点,有积极的一面。

  师:同学们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很好,那追什么星需要统一吗?

  生:不需要。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喜欢的明星也可以不同。

  师:对!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年龄阅历不同,追的星自然也就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因此,追星没有好坏之分,却有品位的高低之别。如果“追星”只注重容貌与歌曲,品位相对就低了。只要处理好追星的两个问题,即明确追什么和把握怎样追,每位同学追星的品位就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