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教学设计范文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杨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位朋友,同学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不要发出声音,认真观察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朋友。

  (师板画杨树)

  师: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

  生:是杨树(大叶杨)??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

  生1:因为杨树的树皮象眼睛。

  生2:因为杨树的树干又细又直。

  师:你的观察真细致杨树树皮的纹路象眼睛,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大叶杨吗?正因为它的叶子又大又宽,所以树的名字叫大叶杨,它是杨树的一种。

  师:你们不知道吧?大叶杨的性格十分可爱,它最喜欢唱歌了,你们想知道是怎样唱的吗?

  生:想!

  师:想知道它唱了些什么吗?

  生:想!

  师:那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杨树之歌》!

  (师板书课题:《杨树之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杨树之歌》一课。想不想自己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生:想!

  师: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用你自己喜欢和拿手的方法解决!比如—— 生:查字典!

  生:看后面查字表!

  生:问问同学或老师!

  师: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吧!感受一下优美的《杨树之歌》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完了,现在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认字情况。

  游戏:贴绿叶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认识哪个,就来拿哪个,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它的,读出音节,读对了,请你将树叶贴在大树上,给它增加一片绿意。(同学们上来拿树叶)

  三、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师:大叶杨到底是怎样歌唱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生读??

  师:哪个同学告诉老师,大叶杨是怎样歌唱的?它在歌唱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啊?

  生:“哗啦啦、哗啦啦??”

  师:哦!原来大叶杨是“哗啦啦”地歌唱的。小朋友们,现在啊,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大叶杨,你们也来“哗啦啦”地唱一唱吧!

  生:“哗啦啦”“哗啦啦、哗啦啦”??

  师:同学们真是一群活泼的“大叶杨”。请你们说说,你们刚才在“哗啦啦”地歌唱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啊? 生:高兴。

  生:快乐。

  生:愉快。

  生:兴奋。

  师:哦!大叶杨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啊!让我们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吧!

  师:恩,老师感受到了快乐!

  师:大叶杨在遇到风雨时会怎样歌唱呢?它遇到了刮风,它唱得怎样?

  生:唱得欢快!

  师:为什么刮风了,它还唱得那么欢快呢?

  生:因为有风儿替它伴奏,它会唱得更加欢快。

  生:因为风儿来了,大叶杨的叶子一摇一摆的,象在跳舞一样,显得特别欢快

  生:因为它觉得风儿来和它做游戏了,所以它唱得特别欢快。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那下雨时大叶杨唱得怎样呢?

  生:唱得响亮!

  师:那又是为什么呢?同学们想象一下。

  生:因为有雨儿和它一起唱歌,所以它唱得特别响亮

  生:因为雨打在叶子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声音格外响亮。

  生:大叶杨的叶子好比是鼓,雨点好比是敲鼓的小棒子,它敲上去就会发出特别响亮的声音。

  生:有雨点和大叶杨一起合唱,它会唱得特别高兴,特别响亮。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想象力极其丰富,你们一定体会到了大叶杨唱歌时的心情。

  师:大叶杨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那没有风雨的时候,大叶杨怎样唱呢?

  生:悄悄地唱!

  师:那让我们把大叶杨的不同歌声唱出来吧?好吗?

  生:好!

  师:老师读前面,你们读大叶杨的歌声好吗?咱们来合作一下!

  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

  师:哪个同学自己来说说刚才你们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我们读得不错。

  生:我觉得我们读得比较有感情。

  生:我觉得刚才我们读“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时,声音大了点,不够轻柔。

  师:那你来试试看好吗?

  生:“没有风雨来帮忙,我们的歌儿也悄悄地唱”。

  师:你们听出“悄悄”的感觉来了吗?

  生:听出来了!

  师:我们一起再来一遍吧!

  生齐读。

  生:还不够轻,把“悄悄”的感觉表达出来。

  师范读,生再读。

  师:恩,很棒!这回老师听出了“悄悄”的感觉。

  (二)、读第二小节,体会感受

  过渡:出示课件,公园里的大叶杨也在悄悄的唱,它在唱给谁听呢?生观看课件

  师:大叶杨悄悄唱给谁听呢?

  生:唱给学步的小宝宝听。

  师:伴他干什么呢?

  生:伴他和蝴蝶捉迷藏。

  师:还唱给谁听呢?

  生:唱给白发的老奶奶听,陪她在树下聊家常。

  生:唱给下棋的老爷爷听,和他悠闲度时光。

  师:你理解的真不错。

  师:看,你们就是图上这些会唱歌的杨树,想象一下,你会对树下的小宝宝、老爷爷和老奶奶唱些什么啊?请同学们和你的同位讨论一下吧!也可以唱给你的好朋友听!

  生讨论

  师:请你们把你想唱的歌说一说吧!或者唱出来!

  生:(说)哗啦啦,哗啦啦,小宝宝,千万别摔跤,慢慢走啊!

  生:(唱)哗啦啦,哗啦啦,老奶奶,请你多聊一会儿吧!

  生:(唱)哗啦啦,哗啦啦,老爷爷,可别输给“敌人”啦!

  师:恩,老师也听出来了。同学们看看图再来想象一下:大叶杨除了唱给小宝宝、老爷爷和老奶奶听之外,它还会唱给谁听呢?你们根据课文的格式再来续编一小节吧!

  生:唱给空中的小鸟,让它飞得更高。

  生:唱给地上的小草,让它长得更绿。

  生:唱给亲爱的老师,愿她永远健康快乐。

  生:唱给辛苦的农民,让他们不在受累。

  生:唱给辛苦的爸爸妈妈,让他们忘掉工作中的烦恼。

  师:同学们说得太棒了!你们不仅想象力丰富,还特别地热爱生活。师:你们唱得真好听,老爷爷和老奶奶,还有小宝宝听了一定会非常愉快。同学们再看看插图,你们看,听到大叶杨的歌声,树下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啊? 生:他们一定很开心。

  生:他们会非常愉快。

  师:对,他们会感受到生活过得怎样啊?

  生:他们一定觉得生活过得很美好。

  生:他们听到大叶杨的歌声,他们一定感到很幸福。

  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幸福美好的`感觉来读一读第二小节吧!分组读

  师:你们听出幸福的感觉来了吗?

  生:我听出来了。

  (三)感悟第三小节

  师:大叶杨每天为人们默默地歌唱,它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呢?接下来的第三节老师就交给你们。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生自由读??

  师:你们喜欢哪句话,可以站起来读一读,说说你的体会。或者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读一读,问一问,请同学们帮你解决。大家自由地说一说吧!

  生:我喜欢这一句“感谢金色的太阳,春天它使我们翠绿,秋天它让我们染上金黄。”

  师:能说说你的体会吗?

  生:我觉得这样的景色很美!

  师:哦!你感受到了杨树在春天和秋天不同的变化。

  生:对,在春天,他们是一片翠绿。

  师:到了秋天呢?

  生:它有披上了金黄色的衣服。

  师:大叶杨之所以这样美丽,是谁的“功劳”啊?

  生:是“太阳”!

  师:对,是太阳使它们变得格外美丽。

  生:我喜欢这一句“我们边唱边轻轻鼓掌”?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读到这句话,感觉心情特别愉快。

  生:我喜欢这句话“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

  师:说说看!

  生:这句话让人感觉很欢快,而且大叶杨为人们送去凉爽,我很喜欢他。

  师:对,我们应该感谢它。

  生:我也喜欢这句“我们边唱边拉起手来,为行人送去一片凉爽”,但我不太理解这个“边唱边拉起手来”的意思。

  师:哪个同学帮帮她,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我觉得这句话是说大叶杨枝叶很茂密,树叶象一只只手一样牵了起来。

  生:我想路旁的大叶杨肯定不止一棵,他们连在一起,加上树叶又多,就象一个个小朋友牵着手一样。他们一边拉着手一边唱着。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你明白了吗?

  生:我懂了,其实,我心里是这样的想的:我觉得一棵棵的杨树排在一起,它们的影子投在地上,连在一起,就象很多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起一样。

  师:你这样理解不但富有想象力,而且新颖独到。

  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太阳让大叶杨如此美丽,是谁让我们的大自然这样美丽,是谁让我们的生活这样美好呢? 生:是杨树。

  师:对,是杨树给我们送来了歌声,它默默地为我们——

  生:奉献!

  师:是啊!大叶杨将自己的歌声默默地奉献给了我们,还为我们遮阴挡雨。

  生:我们应该向它学习。

  生:我们应该保护它。

  师:对,最后让我们一起唱起《杨树之歌》吧!

  师生共同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