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概型的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四)循序渐进,例题延伸

  问题1:假设储蓄卡的密码由4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可以是0,1,2…,9十个数字中的任意一个。假设一个人完全忘记了密码,问他到自动提款机上随机式一次密码就能取到钱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选用具有现实意义的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生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题目的前提是“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储蓄卡密码”,在这种前提下才是古典概型问题,才能用古典概型公式解决问题。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在教师的指导下各自解题。

  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完善,同时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自动取款机不能无限制地让用户试密码,用身份证上的号码作密码不安全等现象。

  问题2:某种饮料每箱装6听,如果其中有2听不合格,问质检人员随机抽出2听,检测出不合格产品的概率有多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练习,必要时可以讨论。教师个别指导。题目中关键是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教师可给出相应的引导与提示。

  (五)变式练习,巩固提高

  问题1:一次投掷两颗骰子,求出现的点数之和为奇数的概率。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了知识的递近与螺旋式上升。在教材安排练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题多解的变式练习,有三种解法,体现了数学的多变性和灵活性。更为重要的是万变不离其中,只有掌握了古典概型的特征,才能体会这道题的意境。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

  学生用列举法给出解法1:设A表示“出现点数之和为奇数”,用(i,j)记“第一颗骰子出现i点,第二颗骰子出现j点”,i= 1,2,3,4,5,6。显然出现的36个基本事件组成等概样本空间,其中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18个,故

  教师给出解法2:若把一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取为:(奇,奇),(奇,偶),(偶,奇),(偶,偶),则它们也组成等概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为4,A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 为2。

  学生找出解法3:若把一次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取为:{点数和为奇数},{点数和为偶数},也组成等概样本空间,基本事件总数为2,A所含基本事件数为1。

  (六)总结概括,自我评价

  问题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把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也进一步升华了这节课所要表达的本质思想,让学生的认知更上一层。

  师生活动:学生小结归纳,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说明。

  1.我们将具有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这样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

  。

  3.求某个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实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的常用方法是列举法(画树状图和列表),应做到不重不漏。

  六.目标检测设计

  第1题:在夏令营的7名成员中,有3名同学已去过北京。从这7名同学中任选2名同学,选出的这2名同学恰是已去过北京的概率是多少?

  设计意图:首先判断是否古典概型,然后用列举法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及随机事件所含基本事件的个数,利用公式计算概率。

  第2题:下面有三个游戏规则,袋子中分别装有球,从袋中无放回地取球,分别计算甲获胜的概率,哪个游戏是公平的?

游戏1


游戏2


游戏3


1个红球和1个白球


2个红球和2个白球


3个红球和1个白球


取1个球


取1个球,再取1个球


取1个球,再取1个球


取出的球是红球&→甲胜


取出的两个球同色&→甲胜


取出的两个球同色&→甲胜


取出的球是白球&→乙胜


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乙胜


取出的两个球不同色&→乙胜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学生熟悉的、有趣的随机环境,比较容易使学生把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和直觉联系起来。

  第3题:某城市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如果从电话号码中任指一个电话号码,求:

  (1) 头两位数码都是8的概率;

  (2) 头两位数码至少有一个不超过8的概率;

  (3) 头两位数码不相同的概率。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古典概型和概率的性质,先计算事件的对立事件发生的概率,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设计说明:

  1.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2.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3.以问题为纽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因为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掌握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简单的说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能够把结果变成过程,才能把知识变成智慧!【古典概型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古典概型教学设计

2.古典概型教案

3.数学古典概型教学计划

4.古典概型优秀教案

5.古典概型说课课件

6.最新古典概型说课稿

7.流程与设计的教学设计

8.版式设计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