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门槛》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一、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出发点,师生互动探讨俄罗斯姑娘、门槛等形象的隐含的意义。

  二、以改编诗剧、做诵读脚本的形式让学生体悟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情感的变化,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三、为加深对课文深沉而悲壮的情感基调的理解,适当拓展,引进抗“非典”的白衣战士的一些感人事迹,并初步尝试写作散文诗。

  诵读评议为手段达到品味、赏读散文诗的目的。

  一、导入

  仰望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的星空,群星灿烂:果戈里,普希金,契诃夫,陀斯妥也夫斯基,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在第一单元里,我们已经接领受了俄罗斯文学之父、大海的儿子——普希金的风采,今天我们一起来领受另一位俄罗斯文学大师屠格涅夫的风采——品味赏读屠格涅夫的晚年代表作——散文诗《门槛》。

  这首散文诗写在屠格涅夫晚年。晚年的屠格涅夫远离祖国,身患重病,生活艰难,因而十分消极悲观。这一时期的82篇散文诗,大都是低沉的、忧郁的,然而,《门槛》却犹如他晚年沉闷作品中的一股清泉,在这股清泉里,我们隐约又看到了那热情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青年屠格涅夫。

  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这位俄罗斯的文学大师?哪位同学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看大屏幕。

  二、整体感知阶段

  先认真地自读课文一遍,可以默读,可以朗读,读完后老师想请你说说你最想请大家讨论的问题。以下是我所上的班级所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讨论结果。

  “门槛”象征了什么?——允许有不同的答案,能自圆其说即行,如:象征革命与不革命的界线,革命道路上的障碍、苦难,死亡的边缘等。

  这位俄罗斯姑娘象征了谁?

  那个从大楼深处传来的声音象征了什么?——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一般的学生都认为这代表了对革命者的考验;但有一个学生说,这是这位姑娘踏进门槛前灵魂的自我拷问,对这样的独到见解应该鼓励。

  作者为什么要采用“梦”的叙述构思?——作者通过虚拟的梦境及人物,把矛盾高度集中化,这样就更能突现出人物的个性;在当时的专制统治、思想箝制下,作者只能采用这样的虚拟的叙述构思和叙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