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灯下漫笔的教学设计(3)

时间:2021-08-31

  第9段: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7~9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做不成奴隶的力争做奴隶,只要有奴隶可做,便心悦诚服,恭颂太平,“万姓胪欢”),尖锐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

  第10~11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二部分(5~11)考察中国社会历史的本质,得出“两个时代”(一治一乱)的结论。

  第三部分(12~14)号召青年创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现在入了哪一时代,我也不了然。”实是讽刺当时现实,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时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老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号召青年创造出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怪圈,迈向民主与自由的时代;一个全新的时代。

  (板书顺序和学生讨论同步,引导学生明确,教教师最后联系解题写“自在暗中,看一切暗”)四、布置作业

  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文章的深刻思想内容。

  思考课后习题第二、三。